3.人類起源于( �。�
A.類人猿B.森林古猿C.長臂猿D.黑猩猩

分析 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答 解: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qū),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xiàn)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不得不下到地面上來生活,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見B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關鍵點: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生物進化的最有力證據(jù)是( �。�
A.化石證據(jù)B.胚胎學上的證據(jù)
C.解剖學上的證據(jù)D.地球上現(xiàn)存的各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森林可以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但是不能調(diào)節(jié)氣候×(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是肺容積在呼吸過程中的同步變化曲線圖,表示肋間肌和膈肌均處于收縮狀態(tài)的區(qū)段是( �。�
A.ac段B.bd段C.cd段D.c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甲為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示意圖,如圖乙為肺泡與,毛細血管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代碼2所示結構由骨或軟骨做支架,能保證呼吸時氣體的暢通.
(2)圖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3)圖乙代碼a、b所代表的物質分別是二氧化碳和氧氣;外界氣體按照代碼c方向進入肺泡,圖一中代碼3所示結構應處于收縮狀態(tài);此時肺內(nèi)氣體的壓力應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是( �。�
A.毛細血管B.動脈C.靜脈D.冠狀動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青春期的認識,你認為錯誤的是( �。�
A.合理營養(yǎng),關注健康B.焦慮不安,不讓人知道
C.集中精力,努力學習D.應保持良好的交友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下面是一組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發(fā)生變化的實驗,根據(jù)實驗分析有關問題.
試管食物加入物質處理溫度試劑現(xiàn)象
1饅頭碎屑2g清水2mL攪拌置于37℃溫度中碘液
2饅頭碎屑2g唾液2mL攪拌不變色
3小塊饅頭2g唾液2mL不攪拌變藍
(1)1號試管實驗現(xiàn)象是①變藍;
(2)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2號試管不變色說明饅頭碎屑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
(3)2號和3號試管對照說明饅頭被分解還需要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B.胃液C.胰液D.膽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