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中,以點C(0,4)為圓心,半徑為4的圓交y軸正半軸于點A,AB是⊙C的切線,動點P從點A開始沿AB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點Q從O點出發(fā)開始沿x軸正方向以每秒4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且動點P、Q同時出發(fā),設運動時間為t(秒)
(1)當t=1時,A、P、Q三點恰好在某拋物線上,求這條拋物線的解析式;
(2)當t為何值時,直線PQ與⊙C相切?并寫出此時點P和點Q的坐標;
(3)在(2)的條件下,在y軸上能否找到一點M,使△PMQ的周長最小,若能求出點M的坐標,并求出周長的最小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考點: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待定系數(shù)法求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平行線的性質,勾股定理,切線的性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專題:綜合題
分析:(1)當t=1時可得到點A、P、Q的坐標,然后用待定系數(shù)法就可求出拋物線的解析式.
(2)設PQ與⊙C切于點E,如圖1,利用切線長定理和平行線的性質可以得到PE=t,QE=4t,△PEC∽△CEQ,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就可解決問題.
(3)運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PQ及P′Q的長,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就可求出△PMQ的周長最小值及對應的點M的值.
解答:解:(1)當t=1時,A(0,8),P(1,8),Q(4,0),
設經(jīng)過點A、P、Q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2+bx+8.
則有
a+b+8=8
16a+4b+8=0

解得:
a=-
2
3
b=
2
3

∴經(jīng)過點A、P、Q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
2
3
x2+
2
3
x+8.

(2)設PQ與⊙C切于點E,如圖1,
則CE⊥PQ,CE=4.
∵PA、PQ與⊙C分別相切于點A、E,
∴PE=PA=t,∠APC=∠EPC.
同理可得:QE=QO=4t,∠OQC=∠EQC.
∵AP∥OQ,
∴∠APQ+∠OQP=180°.
∴2∠EPC+2∠EQC=180°.
∴∠EPC+∠EQC=90°.
∵CE⊥PQ,即∠PEC=∠CEQ=90°
∴∠EPC+∠PCE=90°.
∴∠PCE=∠EQC.
∴△PEC∽△CEQ.
CE
EQ
=
PE
CE

4
4t
=
t
4

∴t1=2,t2=-2(舍去).
∴當t=2秒時,直線PQ與⊙C相切,此時點P的坐標為(2,8)、點Q的坐標為(8,0).

(3)作點P關于y軸的對稱點P′,連接P′M、P′Q,
過點Q作QH⊥AB,垂足為H,如圖2,
則有點P(2,8)、點P′(-2,8)、點Q(8,0),MP′=MP.
設直線P′Q的解析式為y=mx+n,
則有
-2m+n=8
8m+n=0

解得:
m=-
4
5
n=
32
5

∴直線P′Q的解析式為y=-
4
5
x+
32
5

在Rt△PHQ中,
∵PH=8-2=6,QH=8,
∴PQ=
PH2+QH2
=10.
在Rt△P′HQ中,
∵P′H=8-(-2)=10,QH=8,
∴P′Q=
P′H2+QH2
=
164
=2
41

∴△PMQ的周長=PM+MQ+PQ
=P′M+MQ+10≥P′Q+10=2
41
+10.
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得;
當P′、M、Q共線時,△PMQ的周長取到最小值,最小值為2
41
+10.
此時點M是直線P′Q與y軸的交點,M的坐標為(0,
32
5
).
點評:本題考查了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及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切線的性質、平行線的性質、勾股定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特征等知識,有一定綜合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丁四名同學在討論數(shù)學問題時作了如下發(fā)言:
甲:因為三角形中最多有一個鈍角,因此三角形的外角之中最多只有一個銳角;
乙:在求n個角都相等的n邊形的一個內角的度數(shù)時,可用結論:180°-
1
n
×360°;
丙:多邊形的內角和總比外角和大;
。簄邊形的邊數(shù)每增加一條,對角線就增加n條.
四位同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丙B、乙、丁
C、甲、乙D、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的曲線表示周末班主任帶學生步行去動物園游玩的情況,圖象表示學生離校的距離y千米與從出發(fā)開始第x小時的關系.根據(jù)這個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1)學校距動物園為
 
千米;
(2)回學校時速度為
 
千米/小時;
(3)寫出學生回學校時y與x的關系式
 
;
(4)當x=3小時時,學生離校的距離為
 
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矩形ABCD中,E是CD邊上任意一點(不與點C,D重合),作AF⊥AE交CB的延長線于點F.
(1)求證:△ADE∽△ABF;
(2)連接EF,M為EF的中點,AB=4,AD=2,設DE=x,
①求點M到FC的距離(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
②連接BM,設BM2=y,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直接寫出BM的長度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1,直線y=x+2與x軸負半軸、y軸正半軸分別交于點A、B,與雙曲線y=
k
x
交于第一象限內的點P,且S△PBO=1,點C與點B關于x軸對稱.
(1)求k的值;
(2)如圖2,N為x軸正半軸上一點,過A、P、N的圓與直線AC交于點Q,QM⊥x軸于M,求MN的長;
(3)如圖3,D為線段AO上一動點,連BD,將線段BD繞點D順時針旋轉90°,B點的對應點為E,直線CE與x軸交于F,求
DO
EF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解方程組:
(1)
x-y=1
2x-3y=1

(2)
3x+2y+z=2
2x+y=0
3y+z+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定義:只有一組對角是直角的四邊形叫做損矩形,連結它的兩個非直角頂點的線段叫做這個損矩形的直徑.
(1)如圖1,損矩形ABCD,∠ABC=∠ADC=90°,則該損矩形的直徑是線段
 

(2)在線段AC上確定一點P,使損矩形的四個頂點都在以P為圓心的同一圓上(即損矩形的四個頂點在同一個圓上),請作出這個圓,并說明你的理由.友情提醒:“尺規(guī)作圖”不要求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
(3)如圖2,△ABC中,∠ABC=90°,以AC為一邊向形外作菱形ACEF,D為菱形ACEF的對角線交點,連結BD,當BD平分∠ABC時,則四邊形ACEF為
 
(填特殊的四邊形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
(1)(3a-7)(3a+7)-2a(
3a
2
-1);
(2)(3x 2y-xy 2+
1
2
xy)÷(-
1
2
xy);
(3)[(x+2y)2-(x+y)(3x-y)-5y2]÷(2x);
(4)(2x-1)2-(3x+1)(3x-1)+5x(x-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DAB+∠D=180°,AC平分∠DAB,且∠CAD=25°,∠B=95°
(1)∠DCA的度數(shù);
(2)∠DCE的度數(shù);
(3)作BF垂直AC于F,求∠EBF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