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邊長為正方形中,點是對角線的中點,是線段上一動點(不包括兩個端點),連接.

1)如圖1,過點于點,連接于點.

①求證:;

②設,,求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在如圖2中,請用無刻度的直尺作出一個以為邊的菱形.

【答案】(1)①見解析;②;(2)見解析

【解析】

1)①連接DE,如圖1,先用SAS證明△CBE≌△CDE,得EB=ED,∠CBE=1,再用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可證明∠EBC=2,從而可得∠1=2,進一步即可證得結(jié)論;

②將△BAE繞點B順時針旋轉(zhuǎn)90°,點E落在點P處,如圖2,用SAS可證△PBG≌△EBG,所以PG=EG=2xy,在直角三角形PCG中,根據(jù)勾股定理整理即得yx的函數(shù)關系式,再根據(jù)題意寫出x的取值范圍即可.

2)由(1)題已得EB=ED,根據(jù)正方形的對稱性只需再確定點E關于點O的對稱點即可,考慮到只有直尺,可延長AD于點M,再連接MO并延長交BC于點N,再連接DNAC于點Q,問題即得解決.

1)①證明:如圖1,連接DE,∵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CB=CD,∠BCE=DCE=45°,

又∵CE=CE,∴△CBE≌△CDESAS),

EB=ED,∠CBE=1,

∵∠BEC=90°,∠BCF=90°,

∴∠EBC+EFC=180°,

∵∠EFC+2=180°,

∴∠EBC=2,

∴∠1=2.

ED=EF,

BE=EF.

②解:∵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對角線AC=2.

將△BAE繞點B順時針旋轉(zhuǎn)90°,點A與點C重合,點E落在點P處,如圖2

則△BAE≌△BCP,

BE=BP,AE=CP=x,∠BAE=BCP=45°,∠EBP=90°,

由①可得,∠EBF=45°,∴∠PBG=45°=EBG,

在△PBG與△EBG中,,

∴△PBG≌△EBGSAS.

PG=EG=2xy

∵∠PCG=GCB+BCP=45°+45°=90°,

∴在RtPCG中,由,得,

化簡,得.

2)如圖3,作法如下:

延長AD于點M,

②連接MO并延長交BC于點N

連接DNAC于點Q,

④連接DE、BQ,

則四邊形BEDQ為菱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相距千米的兩地沿同條公路相向而行(甲由,乙由).如圖,分別表示兩輛汽車與地之間的距離與行駛時間之間的關系.

分別求對應的函數(shù)表達式;

甲車到達地比乙車到達地多用_ 小時;

出發(fā)多少小時后,兩車相距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次函數(shù)y=kx﹣1的圖象經(jīng)過點P,且y的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則點P的坐標可以為( 。

A. (﹣5,3) B. (1,﹣3) C. (2,2) D. (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正在閱讀《三國演義》,每天所讀頁數(shù)相同,當他讀完第84頁時,乙從頭開始閱讀同一本書籍,每天所讀頁數(shù)相同;下列表格記錄了甲乙兩人同讀《三國演義》的進度.例如:第五天結(jié)束時,兩人已讀頁數(shù)之和為424,此時甲比乙多讀了24頁;(注:已讀頁數(shù)中已計入了甲先讀完的84頁)

同讀天數(shù)

1

2

3

4

5

已讀頁數(shù)之和

152

220

a

b

424

已讀頁數(shù)之差

72

60

48

36

24

1)請直接寫出表格中a、b的值;

2)列方程求解:甲、乙兩人每天各讀書多少頁?

3)若這本書共有520頁,從第6天起,甲每天比原來多讀n頁,乙每天所讀頁數(shù)不變,這樣到第11天結(jié)束時,甲、乙兩人已讀頁數(shù)相同,求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七年級為了解學生課堂發(fā)言情況,隨機抽取該年級部分學生,對他們某天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次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其結(jié)果如下,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請結(jié)合圖中相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直接寫出隨機抽取學生的人數(shù)為   人;

2)直接補全頻數(shù)直方圖和扇形統(tǒng)計圖;

3)該校七年級共有學生1000人,請估計七年級在這天里發(fā)言次數(shù)大于等于12次的人數(shù).

發(fā)言次數(shù)n

A

0n3

B

3n6

C

6n9

D

9n12

E

12n15

F

15n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三點共線,線段AB10cm,BC16cm,點EF分別是線段AB,BC的中點,則線段EF的長為(

A.13cm3cmB.13cmC.3cmD.13cm1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數(shù)軸的原點為0,點A、B、C是數(shù)軸上的三點,點B對應的數(shù)位1,AB=6,BC=2,動點P、Q同時從A、C出發(fā),分別以每秒2個長度單位和每秒1個長度單位的速度沿數(shù)軸正方向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t>0)

(1)求點A、C分別對應的數(shù);

(2)經(jīng)過t秒后,求點P、Q分別對應的數(shù)(用含t的式子表示)

(3)試問當t為何值時,OP=O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美周末來到公園,發(fā)現(xiàn)在公園一角有一種“守株待兔”游戲.游戲設計者提供了一只兔子和一個有A、B、C、D、E五個出入口的兔籠,而且籠內(nèi)的兔子從每個出入口走出兔籠的機會是均等的.規(guī)定:

玩家只能將小兔從A、B兩個出入口放入;

如果小兔進入籠子后選擇從開始進入的出入口離開,則可獲得一只價值5元小兔玩具,否則應付費3元.

(1)問小美得到小兔玩具的機會有多大?

(2)假設有100人次玩此游戲,估計游戲設計者可賺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平分,于點,連結(jié)于點,則圖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