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過C作CD⊥OA交OA于D,
∵CD=AB=4,AD=BC=3,
∴OD=OA-AD=3,
∴點C的坐標為(3,4),
在Rt△OCD中,由勾股定理得OC=5.
(2)①當(dāng)點P在OC上,即0≤t≤
時,
過P作PH⊥OA于點H,則PH∥CD,
∴△OPH∽△OCD,
∴
,即
,
∴PH=
,
∴S=
;
②當(dāng)點P在CB上,即
≤t≤4時,
∴S=
.
③當(dāng)點P在BA上,即4≤t≤6時,
∴S=
.
(3)不存在
當(dāng)點P運動在CB上時,CQ≥4,PQ≥4,CP≤3,
假設(shè)CB上存在點P使△CPQ為等腰三角形,則CQ=PQ,
過Q作QG⊥BC交BC于G,則CG=PG=DQ,
∴2t-5=2(t-3),
∴-5=-6,不成立,
∴假設(shè)不成立,
∴當(dāng)P點運動在線段CB上時,不存在以C,P,Q,
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1)要求線段OC的長和點C的坐標,只要從C作CD⊥OA交OA于D,利用正方形的性質(zhì)就可讀出點C的坐標及求出CD,OD長,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OC的長.
(2)設(shè)△OPQ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就要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要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就又要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利用面積公式計算.注意計算面積時,要根據(jù)點P的位置,分情況而計算.
(3)不存在,因為當(dāng)點P運動在CB上時,CQ≥4,PQ≥4,CP≤3,要證明可先設(shè)一假設(shè),證明假設(shè)不成立.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正方形,梯形和直角坐標系以及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