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ABC,A、B、C之和為多少?為什么?

A+B+C=180°

理由:作∠ACD=A,并延長BCE

∵∠ACD=   (已作)

ABCD(   

∴∠B=      

而∠ACB+ACD+DCE=180°

∴∠ACB+   +   =180°(   

【答案】見解析.

【解析】

依據(jù)∠ACD=∠A即可得到AB∥CD,進而得出∠B=∠DCE,再根據(jù)平角為180°,即可得到∠ACB+∠A+∠B=180°.

作∠ACD=A,并延長BCE

∵∠ACD= A (已作)

ABCD(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 DCE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而∠ACB+ACD+DCE=180°

∴∠ACB+ A + B =180°( 等量代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相交于點O,點M,N分別是邊BC,CD上的動點(不與點B,C,D重合),AM,AN分別交BD于點E,F(xiàn),且∠MAN始終保持45°不變.

(1)求證: =
(2)求證:AF⊥FM;
(3)請?zhí)剿鳎涸凇螹AN的旋轉過程中,當∠BAM等于多少度時,∠FMN=∠BAM?寫出你的探索結論,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解分式方程:

(1) (2)

【答案】(1) ;(2)x=

【解析】試題分析:(1)兩邊乘以(x-1)(2x+1)去分母,轉化為整式方程,然后解整式方程,檢驗后寫出分式方程的解即可;

(2)兩邊乘以(x+2)(x-2)去分母,轉化為整式方程,然后解整式方程,檢驗后寫出分式方程的解即可

試題解析:

解:(1)兩邊乘以(x-1)(2x+1)去分母得:2x+1=5(x-1),

解得:x=2,

x=2時,(x-1)(2x+1)≠0,

∴原分式方程的解為x=2;

(2)兩邊乘以(x+2)(x-2)去分母得:(x-2)2-3=(x+2)(x-2),

解得:x,

x時,(x2)(x2)≠0,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為x

型】解答
束】
21

【題目】先化簡,再求值,其中的值從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中選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中,D為AB上一點,E為BC上一點,且AC=CD=BD=BE,∠A=50°,則∠CDE的度數(shù)為( 。
A.50°
B.51°
C.51.5°
D.5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MBN,A=80°,點P是射線AM上動點(與A不重合),BC、BD分別平分∠ABP和∠PBN,交射線AMC、D.

(1)求∠CBD的度數(shù);

(2)當點P運動時,那么∠APB:ADB的度數(shù)比值是否隨之發(fā)生變化?若不變,請求出這個比值;若變化,請找出變化規(guī)律;

(3)當點P運動到使∠ACB=ABD時,求∠ABC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A、C在反比例函數(shù)y= 的圖象上,點B,D在反比例函數(shù)y= 的圖象上,a>b>0,AB∥CD∥x軸,AB,CD在x軸的兩側,AB= ,CD= ,AB與CD間的距離為6,則a﹣b的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拋物線y=﹣ x2 x+2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點C

(1)求點A,B,C的坐標;
(2)點E是此拋物線上的點,點F是其對稱軸上的點,求以A,B,E,F(xiàn)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此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AC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點M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A,B為定點,定直線l//AB,Pl上一動點.點M,N分別為PAPB的中點,對于下列各值:

線段MN的長;

②△PAB的周長;

③△PMN的面積;

直線MN,AB之間的距離;

⑤∠APB的大小.

其中會隨點P的移動而變化的是( )

A. ②③ B. ②⑤ C. ①③④ D. 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EF于點G,CD⊥EF于點H,GP平分∠EGB,HQ平分∠CHF,圖中有哪些平行線?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