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如圖是一個水壺,請你針對它的構(gòu)造,寫出兩個它所涉及到
的物理知識(所列物理知識不要重復(fù))。

示例:壺嘴和壺身一樣高——連通器 
(1)                                            
(2)                                             。
(1)壺的把手比較寬——減小壓強(2)壺把手上有花紋——增大摩擦力
1、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是連通器;
在燒水的過程中,由于熱傳遞的原因,壺把會變熱,同時壺是金屬材料的,金屬是導(dǎo)體,為了隔熱與絕緣常在壺把上安裝隔熱與絕緣材料.
2、解:(1)壺蓋上有一個小孔一使壺內(nèi)外氣壓相等;
(2)從水壺的材料看:壺把加裝膠木,是因為膠木具有良好的隔熱、絕緣性能;
(3)壺的把手比較寬--減小壓強;
(4)壺把手上有花紋--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為:壺蓋上有一個小孔一使壺內(nèi)外氣壓相等;從水壺的材料看:壺把加裝膠木,是因為膠木具有良好的隔熱、絕緣性能.
點評:考查了與水壺相關(guān)的物理知識:連通器、大氣壓、熱傳遞、絕緣體等;平時學(xué)習(xí)中注意多總結(jié)多積累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把重180N的物體勻速提高10m,已知滑輪組機械效率是80%(不計繩重和摩擦),求:(6分)

(1)提升重物時做的有用功為多少?
(2)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多大?   
(3)用此滑輪組勻速吊起重為455N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用豎直向上的力勻速拉動較長的杠桿,使重為18N的物體在5s內(nèi)緩慢升高0.1m,拉力大小F=8N,拉力移動的距離為0.25m,拉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J,功率為_____W,有用功為________J,杠桿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6分)一質(zhì)量為6kg的石塊,沉在裝水的容器底部,某同學(xué)用一動滑輪將石塊從水中勻速提起1m,但石塊沒有露出水面,如圖所示,已知繩的自由端拉力為25N,求石塊在上升過程中:
(1)石塊受到的浮力為多少?
(2)繩的自由端拉力做功為多少?
(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ρ=3×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為建筑工地上的一臺塔式起重機,其部分技術(shù)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

(1)吊起的建筑材料達到最大起重量時,建筑材料到豎直塔的距離是近端還是遠端?
(2)該起重機將重為2×104N的建筑材料以最大提升速度吊起6m,起重機對建筑材料做了多少有用功?此時起重機的實際總功率為25kW,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現(xiàn)有一支飲用礦泉水。 (1) 瓶蓋上刻有一道道豎直的條紋,其目的是________摩擦(選填“增大”或“減小”)。  (2) 把水瓶放在桌面上靜止不動,此時水瓶受到的__________和桌面對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3) 瓶中水的體積是500m1.則水的質(zhì)量是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阿基米德橋是一種基于阿基米德原理、被固定于水面以下的封閉通道,是一種跨越水域的新交通方式。圖7是阿基米德橋示意圖。與一般的橋也不同,阿基米德橋借
助于浮力浮于水中,對于浮力大于重力的阿基米德橋,它和水底的連接方式與橋相反——用纜索固定于水底和兩岸。
(1)請在圖中畫出纜索對橋體的力的示意圖。(畫出一根纜索上的力即可)
(2)浙江省計劃在千島湖建造一個長為L、截面為S、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水下懸浮隧道——“阿基米德橋”。 請推導(dǎo)出該橋受到的浮力F。若橋自身質(zhì)量為m0,推導(dǎo)出該橋的最大承載量為m。(ρ、g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關(guān)系和物體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則第2秒末時,物體處于_______狀態(tài),第4秒末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第6秒來到第9秒來,推力F做功是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怎樣確定物體的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