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以科學家名字作為力的單位的是( )
A.
牛頓
B.
帕斯卡
C.
焦耳
D.
瓦特
【答案】分析:(1)物理學上的很多單位都是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安培、帕斯卡、瓦特、庫倫等;
(2)牛頓是英國科學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力的單位.
解答:解:A、英國科學家牛頓在力學、光學、數(shù)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力的單位.
B、以帕斯卡的名字命名了壓強的單位.
C、功和能的單位是焦耳.
D、電功率的國際單位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
故選A.
點評:在國際單位制中,為了紀念科學家在物理學研究中的杰出貢獻,好多單位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的,例如:電壓--伏特、電流--安培、電阻--歐姆、功和能量--焦耳、功率--瓦特、力--牛頓、壓強--帕斯卡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早在1800年前的漢代,科學家張衡就發(fā)明了用來測量車輛行駛里程的“記里鼓車”,又名“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先生根據(jù)史書上的文字描述,復原了這種神奇的車,如圖所示.圖乙所示為記里鼓車的原理圖,馬匹拉著該車向前行走,帶動左、右輪轉(zhuǎn)動.立輪與左、右足輪裝在同一水平軸上,齒數(shù)為18,并與下平輪嚙合,帶動下平輪水平轉(zhuǎn)動,下平輪齒數(shù)為54;齒數(shù)為3的旋風輪與下平輪裝在同一豎軸上,并與上平輪齒合.上平輪齒數(shù)為100,轉(zhuǎn)動一圈,輪上的撥子便撥動上層木人右臂擊鼓一次,顯示車行一里.漢代曾以六尺為一步,三百步為一里,假設那時人們認為的圓周率約為3.試通過計算說明,這架“記里鼓車”的足輪直徑應該是多少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第二十二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競賽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早在1800年前的漢代,科學家張衡就發(fā)明了用來測量車輛行駛里程的“記里鼓車”,又名“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先生根據(jù)史書上的文字描述,復原了這種神奇的車,如圖9甲所示。圖9乙所示為記里鼓車的原理圖,馬匹拉著該車向前行走,帶動左、右足輪轉(zhuǎn)動。立輪與左、右足輪裝在同一水平軸上,齒數(shù)為18,并與下平輪嚙合,帶動下平輪水平轉(zhuǎn)動,下平輪齒數(shù)為54;齒數(shù)為3的旋風輪與下平輪裝在同一豎軸上,并與中平輪嚙合。中平輪齒數(shù)為100,轉(zhuǎn)動一圈,輪上的撥子便撥動上層木人右臂擊鼓一次,顯示車行一里。

漢代曾以六尺為一步,三百步為一里,假設那時人們認為的圓周率約為3。試通過計算說明,這架“記里鼓車”的足輪直徑應該是多少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早在1800年前的漢代,科學家張衡就發(fā)明了用來測量車輛行駛里程的“記里鼓車”,又名“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先生根據(jù)史書上的文字描述,復原了這種神奇的車,如圖所示.圖乙所示為記里鼓車的原理圖,馬匹拉著該車向前行走,帶動左、右輪轉(zhuǎn)動.立輪與左、右足輪裝在同一水平軸上,齒數(shù)為18,并與下平輪嚙合,帶動下平輪水平轉(zhuǎn)動,下平輪齒數(shù)為54;齒數(shù)為3的旋風輪與下平輪裝在同一豎軸上,并與上平輪齒合.上平輪齒數(shù)為100,轉(zhuǎn)動一圈,輪上的撥子便撥動上層木人右臂擊鼓一次,顯示車行一里.漢代曾以六尺為一步,三百步為一里,假設那時人們認為的圓周率約為3.試通過計算說明,這架“記里鼓車”的足輪直徑應該是多少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第二十二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競賽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早在1800年前的漢代,科學家張衡就發(fā)明了用來測量車輛行駛里程的“記里鼓車”,又名“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先生根據(jù)史書上的文字描述,復原了這種神奇的車,如圖所示.圖乙所示為記里鼓車的原理圖,馬匹拉著該車向前行走,帶動左、右輪轉(zhuǎn)動.立輪與左、右足輪裝在同一水平軸上,齒數(shù)為18,并與下平輪嚙合,帶動下平輪水平轉(zhuǎn)動,下平輪齒數(shù)為54;齒數(shù)為3的旋風輪與下平輪裝在同一豎軸上,并與上平輪齒合.上平輪齒數(shù)為100,轉(zhuǎn)動一圈,輪上的撥子便撥動上層木人右臂擊鼓一次,顯示車行一里.漢代曾以六尺為一步,三百步為一里,假設那時人們認為的圓周率約為3.試通過計算說明,這架“記里鼓車”的足輪直徑應該是多少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第二十二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競賽試卷(帶解析) 題型:計算題

早在1800年前的漢代,科學家張衡就發(fā)明了用來測量車輛行駛里程的“記里鼓車”,又名“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萍际穼W家王振鐸先生根據(jù)史書上的文字描述,復原了這種神奇的車,如圖9甲所示。圖9乙所示為記里鼓車的原理圖,馬匹拉著該車向前行走,帶動左、右足輪轉(zhuǎn)動。立輪與左、右足輪裝在同一水平軸上,齒數(shù)為18,并與下平輪嚙合,帶動下平輪水平轉(zhuǎn)動,下平輪齒數(shù)為54;齒數(shù)為3的旋風輪與下平輪裝在同一豎軸上,并與中平輪嚙合。中平輪齒數(shù)為100,轉(zhuǎn)動一圈,輪上的撥子便撥動上層木人右臂擊鼓一次,顯示車行一里。

漢代曾以六尺為一步,三百步為一里,假設那時人們認為的圓周率約為3。試通過計算說明,這架“記里鼓車”的足輪直徑應該是多少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