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內只有水;乙容器內有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內有一個裝有鋁塊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終與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積等于圓柱形容器底面積的一半;丁容器中用細線懸吊著一個實心的鋁球浸沒在水中.已知四個容器中的水面一樣高,ρ=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2.7×103kg/m3,對于這一情景,有如下一些說法:
①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塊底部受到的壓強將增大
②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同
③將懸吊鋁球細線剪斷后,丁容器對水平桌面壓力的增大值等于鋁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④將塑料盒內的鋁塊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離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高度的數(shù)值
上述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分析 (1)乙丙兩個容器的物體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體重,丁容器中用細線懸吊著一個實心的鋁球,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的水重等于物體重,由此可知每個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壓強.
(2)乙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使水的密度減小,但木塊還是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據(jù)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壓力壓強的變化;
(3)細線剪斷前,容器對桌面增大的壓力等于容器中水的重力和鋁球排開水的重力;
將懸吊鋁球的細線剪斷后,鋁球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鋁球的重力減去受到的浮力,進一步求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4)將塑料盒內的鋁塊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受到的浮力減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V=Sh求出水面下降高度;
由于塑料盒受到的浮力減小,塑料盒上浮,則根據(jù)浮力的減小量和容器的底面積可知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離的增大值;然后比較即可;

解答 解:①乙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使水的密度減小,但木塊還是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
根據(jù)FVg可知,排開水的體積增大,使木塊在液面下的體積增大,
根據(jù)p=$\frac{F}{S}$可得,F(xiàn)=pS木塊底,木塊的底面積不變,所以木塊底部受到的壓強不變,故①錯誤;
②木塊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重等于排開的水重,
甲、乙容器水面等高,則乙容器的總重等于甲容器的總重,乙容器的總質量與甲容器的總質量相同,則甲乙對桌面的壓力相等;
同理可以得出,丙容器的總質量與甲容器的總質量相同,則甲丙對桌面的壓力相等;
丁容器中水重力的增加的量等于小球排開液體的重力,因液面與甲容器的相平,所以甲丁對桌面的壓力相等;
因四個容器底面積相同,由p=$\frac{F}{S}$可知它們的壓強相同,故②正確;
③細線剪斷前,桌面受到的壓力等于容器與水的重力、小球排開液體的重力之和,
將懸吊鋁球的細線剪斷后,桌面受到的壓力等于容器與水的重力、鋁球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之和,
而鋁球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鋁球的重力減去受到的浮力,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鋁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排開液體的重力,所以容器對水平桌面壓力的增大值等于鋁球所受重力減去受到的浮力,故③錯誤;
④鋁塊在塑料盒內處于漂浮,F(xiàn)=G+G,將塑料盒內的鋁塊取出后,F(xiàn)′=G,
△F=F-F′=G+G-G=G,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的體積△V=V-V′=$\frac{△{F}_{浮}}{{ρ}_{水}g}$=$\frac{{G}_{鋁}}{{ρ}_{水}g}$,
根據(jù)V=Sh可知水面下降高度為:△h=$\frac{△V}{{S}_{容器}}$=$\frac{{G}_{鋁}}{{ρ}_{水}g{S}_{容器}}$,
由于塑料盒受到的浮力減小,塑料盒上浮,則根據(jù)△F=△pS得:
△F=△pS=pS-p′SghSgh′S=△hρgS,
△h′=$\frac{△{F}_{浮}}{{ρ}_{水}g{S}_{盒}}$=$\frac{{G}_{鋁}}{{ρ}_{水}g{S}_{盒}}$,
容器的水面下降,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離的增大值為:
△h″=△h′-△h=$\frac{{G}_{鋁}}{{ρ}_{水}g{S}_{盒}}$-$\frac{{G}_{鋁}}{{ρ}_{水}g{S}_{容器}}$=$\frac{{G}_{鋁}}{{ρ}_{水}g}$($\frac{1}{{S}_{盒}}$-$\frac{1}{{S}_{容器}}$)
因為塑料盒的底面積等于圓柱形容器底面積的一半;即S=$\frac{1}{2}$S容器,
則$\frac{△h″}{△h}$=$\frac{\frac{1}{{S}_{容器}}}{\frac{1}{{S}_{盒}}-\frac{1}{{S}_{容器}}}$=$\frac{{S}_{盒}}{{S}_{容器}-{S}_{盒}}$=$\frac{\frac{1}{2}{S}_{容器}}{{S}_{容器}-\frac{1}{2}{S}_{容器}}$=1,
△h″=△h,即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離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高度的數(shù)值,故④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關鍵:一是漂浮、懸浮條件的使用,二冰化水質量不變(隱含條件),三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時要同時考慮影響浮力的兩個因素(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隨著人們對自然和環(huán)境的過度破壞,反常氣候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今年我縣就遇到了過度干旱天氣,青峰嶺水庫的水位急劇下降,水位下降后對于仍浸沒在水底的物體(  )
A.受到水的浮力不變B.受到水的浮力變小
C.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不變D.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增長,國防力量也在加強,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已正式交接,根據(jù)某航母的主要參數(shù)值列式計算:(g取10N/kg,ρ海水=1.03×103 kg/m3
航母總質量(包括艦載飛機)6×107kg
每架艦載飛機質量5150kg
每架艦載飛機與甲板總接觸面積5000cm2
航母正常航行速度54km/h
航母以正常航行速度行駛時所受阻力3.6×108N
(1)求每架艦載飛機對甲板的壓強;
(2)求航母所受的總重力和浮力的大;
(3)若其中一架艦載飛機起飛后,求航母排開海水的體積減少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黃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如圖所示:

實驗條件:三次均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下滑到水平面上,目的是使小車剛到達水平面時的運動速度相同;在水平表面鋪設不同材料的目的是讓小車受到的阻力不同;
實驗現(xiàn)象:由三次實驗的比較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
實驗結論:小車受到阻力越小,其速度減少得越慢;
大膽推理:若運動的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時,它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根據(jù)你對生活中物理量的認識,你認為下列數(shù)據(jù)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百米賽跑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約為20 m/s
B.通常情況下,水的密度大于1.0 Kg/m
C.正在考試的考場內的大氣壓約為1.05×105Pa
D.將八年級物理課本從地面撿回到課桌上,所做的功大約需要3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對物體B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10N,使物體B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B對物體A的摩擦力為5N,豎直墻面對滑輪沿水平方向的拉力為10N.(不計繩重、輪重及滑輪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下列事例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②④.
①拖拉機的輪子上安裝履帶;        ②縫衣針的針尖做得很尖;
③扁擔做成扁平;                  ④菜刀鈍了磨一磨,使它鋒利些;
⑤在鐵路的鐵軌下鋪設枕木;        ⑥把書包帶做得寬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圖所示的電路中,由三節(jié)新干電池串聯(lián)成的電池組成電源,L1、L2的電阻分別為R1=3歐姆,R2=6歐姆,請將答案填入空白處.
(1)K閉合,K2斷開時,A1的示數(shù)是1.5安培.
(2)K閉合,K2閉合時,A的示數(shù)是2.25安培;V的示數(shù)是4.5伏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乘車時,很多家長都會采用這樣的方式:自己坐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帶,然后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雙手環(huán)抱孩子.有關實驗研究表明,一輛以50km/h行駛的汽車,如果發(fā)生碰撞,一個9kg的兒童模型瞬時會產生2700N的沖力,現(xiàn)實中任何一位家長都無法抱住孩子,孩子會像子彈一樣飛出家長的懷抱,或者成為家長的安全氣囊!
(1)為安全起見,駕乘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做得扁而寬大是為了減小安全帶對人的壓強.
(2)急駛的車相撞時,為什么環(huán)抱在系有安全帶的家長手中的孩子會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