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明說,學習用溫度計測物體溫度后,他只憑感覺就可以判斷物體溫度的高低了,小亮為了推翻小明的說法,設計了一個實驗(如圖所示),小亮要小明先把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然后把左手和右手同時放入溫水中,小明兩只手對“溫水”的感覺相同嗎?請查閱相關資料,幫小明解釋造成這種感覺的原因.

分析 測量是一個比較的過程,所以要先有一個參考或標準,兩手開始的標準不相同,所以判斷一個物體的結論也不相同;也說明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測量工具來進行精確的測量.

解答 解:
小明兩只手對“溫水”的感覺不相同;
小明先把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熱水溫度高,冷水溫度低,兩手開始的溫度不相同,再放入同一溫水中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這是因為兩次判斷的標準不一樣,這個事實說明憑感覺判斷物體的溫度是不可靠的.

點評 此題考查溫度測量的知識,反映出人得感覺并不總是正確的,所以必須要進行測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于溫度、熱量、內(nèi)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nèi)能就一定不變
B.物體的溫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多
C.水沸騰時繼續(xù)吸熱,溫度保持不變,物體的內(nèi)能增大
D.0℃的冰沒有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為4min34.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電阻R1=6.25Ω,R2=20Ω,當S接a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4A;當S接b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A,求:
(1)電阻R的阻值;
(2)電源電壓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圓柱形容器中裝有適量的水,將木塊A放入水中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300Pa.若將重物G,輕放在木塊A上,如圖乙所示,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木塊A漂浮時增加了80Pa;若將木塊A掛在動滑輪下,且A的部分體積浸入水中,繩自由端懸掛重物G1時滑輪組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丙所示,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木塊A漂浮時減少了100Pa;若將容器中的水換成另一種液體,使木塊A露出液面部分與丙圖相同,繩自由端懸掛重物G2時滑輪組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丁所示.若G1:G2=8:7,則這種液體的密度為1.1×103kg/m3.(不計繩重及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是一種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綠燈與紅燈是并聯(lián)連接,在水銀溫度計里封入一段金屬絲,當溫度到達76℃時,紅燈亮,發(fā)出報警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為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我們做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
(1)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小車的運動速度的改變的影響情況,應做到小車開始受到不同的阻力作用時的速度相同,在實驗中用什么方法使小車在進入平面時速度相同?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
(2)實驗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長,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3)進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小明同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不考慮杠桿自重和摩擦)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小明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傾,則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杠桿自重對杠桿的平衡不產(chǎn)生影響,便于力臂的測量.
(2)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如下:
實驗序號動力F1(牛)動力臂L1(厘米)阻力F2(牛)阻力臂L2(厘米)
12424
24638
3846
①小明用如圖2甲所示進行第3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所示如圖2乙所示,則動力F1=3.6N.
②分析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偏大,檢測彈簧測力計發(fā)現(xiàn)完好無損,原因可能是彈簧測力計沒有豎直向下拉動,實際力臂小于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
(3)小明通過實驗探究,得出了杠桿平衡條件.生活中的釣魚竿應用了該實驗中的第2次實驗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小燕多次乘車了解到夜間開汽車,若車內(nèi)亮燈,車內(nèi)物體會在前面的擋風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擾司機的視線,影響行車安全.為今后安全行車,小燕根據(jù)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種情況做以下探究:
【提出問題】物體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進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與物體離光源的距離有關;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與光源的強度有關;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
【進行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
實驗一: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豎直固定一塊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體固定在離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點,在桌面的C點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燈照亮A點處的物體,觀察同一物體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實驗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從右向左觀察物體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結果記入表.
燈的功率/W物體和燈的距離/m像的明暗程度
51
251較暗
401
實驗二:同一物體位置固定在A點不動,用同一盞5W的燈先后在桌面B、C、D三點照亮A處的同一物體,同一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變)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結果記入表.
燈的功率/W物體和燈的距離/m像的明暗程度
50.5
51.0較明
51.5
(1)小燕是用實驗一來探究猜想2(選填“1”、“2”或“3”);
(2)分析實驗二的實驗數(shù)據(jù)及結果可得結論:物體與燈的距離越小,物體所成的像越亮;
(3)你認為物體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還與物體有關(至少寫一個因素),你說的因素在小燕上述兩個實驗中已經(jīng)控制該變量(選填“沒有”或“已經(jīng)”);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還可歸納為物體成像的“明”、“暗”程度與物體的明暗有關;
(5)小燕猜想3中的“物體的顏色”這個變量在實驗一和實驗二中是通過使用用同一光源照射同一物體來進行控制的;
(6)請你就光現(xiàn)象根據(jù)光學知識、對司機提出一條有利于安全行駛的建議:夜間行車時,車內(nèi)不能開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每個鉤碼重力為1N,杠杠上每個小格為1cm).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水平并靜止,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
(2)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不合理的,為什么?不合理,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桿自重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