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要精確測定氯化鈉和碳酸氫鈉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有多種方法,化學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三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取樣品,加熱固體.
  方案二:用0.100mol/L鹽酸滴定樣品.
  方案三:用稀酸將HCO3-轉(zhuǎn)化為CO2,測定CO2的質(zhì)量.
(1)方案一的操作步驟有:①稱量某容器的質(zhì)量為11.200g,再稱取該容器及混合物的質(zhì)量為14.200g;②將混合物充分加熱,并冷卻后稱量,容器和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13.580g.
①此實驗中稱量時所需定量儀器為
 
,至少需要稱量
 
次,固體應放在
 
中加熱.
②進行恒重操作的目的是
 
,直到兩次稱重的結果相差不超過
 
g.
③根據(jù)實驗結果,計算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如果實驗結果偏低,則造成實驗誤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寫字母)
 

A.混合物中含有加熱易分解的物質(zhì)           B.最后兩次加熱后的質(zhì)量差大于0.1g
C.加熱后容器未放在干燥器中冷卻           D.加熱過程中有少量固體濺出
(2)①若方案二滴定時選擇的指示劑為甲基橙.當
 
時,說明達到了滴定終點.
②某小組同學秤取4.425g樣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然后取出25mL
用0.100mol/L鹽酸滴定,鹽酸在滴定管中的初讀數(shù)為0.00,末讀數(shù)如圖1示,則
末讀數(shù)為
 
,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3)方案三的實驗裝置如圖:

操作步驟有: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在干燥管內(nèi)裝滿堿石灰,稱量質(zhì)量為W1 g;③稱量W2 g樣品裝入廣口瓶B中;④關閉止水夾;⑤緩慢加入稀H2SO4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⑥打開止水夾;⑦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再稱量干燥管,質(zhì)量為W3 g.
①圖中裝置A的作用是
 
,裝置C的作用是
 

②有同學認為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進入干燥管導致測量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改進措施可以是
 

③根據(jù)方案三的數(shù)據(jù),算出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用代數(shù)式表示).
考點:探究物質(zhì)的組成或測量物質(zhì)的含量
專題:實驗探究和數(shù)據(jù)處理題
分析:(1)方案一 ①根據(jù)天平的感量確定稱量儀器,要稱量容器的質(zhì)量及容器和藥品的質(zhì)量,當前后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不超過0.001g時說明已經(jīng)達到恒重;灼燒固體在坩堝中進行;
②當恒重時說明碳酸氫鈉完全分解;當前后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不超過0.001g時說明已經(jīng)達到恒重;
③根據(jù)反應方程式利用差量法計算;在測定中若被測樣品中含有加熱時未完全分解或?qū)嶒灪笪紩斐蓽y量結果偏低;
(2)方案二①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3.1-4.4,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所以滴有甲基橙的碳酸鈉溶液呈黃色,當?shù)味ńK點時,溶液黃色恰好變成橙色;
②根據(jù)圖示刻度進行讀數(shù);根據(jù)消耗鹽酸的體積,根據(jù)方程式計算;
(3)方案三根據(jù)二氧化碳和碳酸氫鈉的關系式計算其質(zhì)量分數(shù);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屬于酸性氧化物能被堿液吸收,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空氣中水分和二氧化碳也能被堿石灰吸收,據(jù)此分析.
解答: 解:(1)①方案一 托盤天平的過量是0.1g,電子天平的感量是0.001g,所以稱量藥品時用電子天平,稱量容器和稱量容器和藥品各一次,當前后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不超過0.001g時說明已經(jīng)達到恒重,至少需要兩次,故至少需要4次稱量;固體灼燒應放在坩堝中進行,
故答案為:電子天平;4;坩堝;
②碳酸氫鈉受熱分解使固體質(zhì)量減少,當恒重時說明碳酸氫鈉完全分解;當前后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不超過0.001g時說明已經(jīng)達到恒重;
故答案為:判斷碳酸氫鈉完全分解;0.001;
③令原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xg,樣品質(zhì)量為:14.200g-11.200g-=3.000g,固體質(zhì)量減少為:14.200g-13.580g=0.62g,則:
2NaHCO3
  △  
.
 
Na2CO3+H2O+CO2↑   固體減少
168        106                 62
xg                            0.62g
所以168:62=xg:0.62g,解得:x=1.68,故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ω(NaHCO3)=
1.68g
3.000g
×100%=56%,
A、混合物中含有加熱易分解的物質(zhì).加熱后分解,導致質(zhì)量差變大,計算結果偏高,故A錯誤;
B、最后兩次加熱后質(zhì)量相差較大說明結晶水還沒有完全失去,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小,故B正確;
C、加熱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卻會導致測定的質(zhì)量差變小,故C正確;
D、加熱過程中晶體有少量濺失會導致測定的質(zhì)量差變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56%;BC;
(2)方案二①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3.1-4.4,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所以滴有甲基橙的碳酸鈉溶液呈黃色,當?shù)味ńK點時,溶液呈酸性,溶液黃色恰好變成橙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故答案為:黃色恰好變成橙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②圖示讀數(shù)為20.10mL,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n(NaCO3)=n(HCl)=0.0201L×0.100mol/L=0.00201mol,4.425g樣品含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0.00201mol×
500
25
×84g/mol=3.3768g,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3.3768g
4.425g
×100%=76.31%,故答案為:20.10mL;76.31%;
(3)①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A中氫氧化鈉溶液用于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防止干擾碳酸氫鈉的測定;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氣,堿石灰能吸收水蒸氣而影響二氧化碳的測定,所以用C裝置中的濃硫酸吸收水蒸氣;
故答案為: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②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干燥管而影響二氧化碳的測定,使測得二氧化碳質(zhì)量偏大,由此計算碳酸氫鈉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為防止空氣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干擾,應該在干燥管右邊再加一個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故答案為:偏大;在干燥管右邊再加一個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③堿石灰吸收的物質(zhì)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W3-W1)g,根據(jù)碳原子守恒得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
84(W3-W1)
44
g,則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84(W3-W1)
44W2
×100%,故答案為:
84(W3-W1)
44W2
×100%.
點評:本題考查了探究物質(zhì)的組成和測量物質(zhì)的含量,注意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對二氧化碳的測定有影響,所以為防止干擾要先除去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為了驗證Fe3+是否能氧化H2SO3生成了SO42-,他用50mL0.1mol/L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氣體的尾氣后,進行以下實驗:
(1)檢驗吸收液中的SO42-
 
,證明Fe3+能夠把H2SO3氧化成SO42-
(2)請配平并完成上述反應中的化學方程式:
2FeCl3+SO2+
 
 
+H2SO4+
 
,反應中的氧化產(chǎn)物是
 
(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與l00mL,1mol/L MgCl2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是( 。
A、50mL 2mol/LCaCl2溶液
B、100mL 2mol/LNaCl溶液
C、50mL 4mol/LCaCl2溶液
D、100mL 1mol/L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在恒溫條件下將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X和Y兩物質(zhì)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物或生成物用符號X、Y表示):
 

(2)①a、b、c、d四個點中,表示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點是
 

②如圖2是可逆反應X2+3Y2?2Z在反應過程中的反應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1時,只有正方向反應
B.t2時,反應達到限度
C.t2~t3,反應不再發(fā)生
D.t2~t3,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機物E的名稱是( 。
A、丁烷B、異丁烷
C、異丁烯D、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里有一瓶KCl和CaCl2的固體混合物,通過下述實驗方法可以確定該混合物中KCl和CaCl2的質(zhì)量比,也可得到純凈的氯化鉀.根據(jù)實驗步驟填寫下列空白.

實驗步驟:

(1)調(diào)整零點時,若指針向左偏轉(zhuǎn),應將左邊的平衡螺母向
 
旋動.
(2)某學生用已知質(zhì)量為Y g的表面皿盛放待稱量的物質(zhì),現(xiàn)欲準確稱取W g上述樣品.他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上放入(W+Y)g砝碼,在左盤的表面皿中加入樣品,這時指針偏向右邊(如圖所示),下面他的操作應該是
 
使
 

(3)加入的A是
 
,檢驗A是否過量的方法是
 

(4)過濾時,某學生的操作如圖所示,其中的錯誤是
 

(5)濾液中加入的B物質(zhì)是
 
,其過量的目的是
 

(6)為了檢驗沉淀是否洗凈,應在最后幾滴洗出液中加入
 
,若
 
,表明沉淀已洗凈.
(7)得到的固體C是
 

(8)該混合物中KCl與CaCl2的質(zhì)量比的計算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并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裝置的名稱:A池為
 
B池為
 

(2)鐵極為
 
極,電極反應式為
 
石墨棒C2附近發(fā)生的實驗現(xiàn)象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乙烯為原料可合成一種新型阻燃劑中間體G:其合成路線如圖1:

已知:
其中A-C分別代表一種有機化合物,合成路線中的部分產(chǎn)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A的分子式是
 
.;條件1的試劑和條件是
 
.第①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第①~④步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有
 
.(填寫步驟番號).試劑B的名稱:
 
.C的結構簡式
 

三氯氧磷()與以物質(zhì)的量之比2:1反應時,生成G,并釋放出一種酸性氣體,G的核磁共振氫譜如圖2所示.
①酸性氣體是
 
.(填寫化學式)
②G的結構簡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K+、OH-
B、H+、Cl-、CO32-
C、Ba+、Na+、SO42-
D、Na+、Cu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