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CO能使人中毒的原理是CO能將人體血液中的Fe2+氧化 | |
B. | 雷雨過后感覺到空氣清新是因為空氣中產(chǎn)生了少量的二氧化氮 | |
C. | 推廣使用煤液化技術,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 |
D. | 利用銅、鍶、鋇等金屬化合物的焰色反應制造節(jié)日煙花 |
分析 A.CO能使人中毒的原理是與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氣的能力,導致機體的組織細胞缺氧死亡;
B.雷雨過后空氣中的氧氣,有些變成了臭氧;
C.推廣使用煤液化技術,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部分金屬元素能發(fā)生焰色反應.
解答 解:A.CO能使人中毒的原理是與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氣的能力,導致機體的組織細胞缺氧死亡,不是能將人體血液中的Fe2+氧化,故A錯誤;
B.雷雨過后空氣中的氧氣,有些變成了臭氧,感覺到空氣清新,故B錯誤;
C.推廣使用煤液化技術,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可以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故C錯誤;
D.部分金屬元素能發(fā)生焰色反應,不同金屬的焰色反應不同,則利用銅、鍶、鋇等金屬化合物的焰色反應制造節(jié)日煙花,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知識在生活實際的應用,熟悉氧化還原反應、焰色反應、環(huán)境保護等即可解答,注意雷雨過后空氣中的氧氣,有些變成了臭氧,題目較簡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80 g NaOH溶于2 L 水所得的溶液 | |
B. | 將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 加熱蒸發(fā)掉50 g水所得的溶液 | |
C. | 將40 g NaOH 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 |
D. | 含K+為4 mol•L-1的K2S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中四種粒子之間不可能滿足:c(C1-)>c(H+)>c(NH4+)>c(OH-) | |
B. | 若溶液中粒子間滿足:c(NH4+)>c(C1-)>c(OH-)>c(H+)則溶液中溶質(zhì)一定為:NH4Cl和NH3•H2O,且溶液pH>7 | |
C. | 若溶液中粒子間滿足:c(C1-)>c(NH4+)>c(H+)>c(OH-)溶液中溶質(zhì)可能是NH4Cl | |
D. | 若溶液中c(NH4+)=c(Cl-),則該溶液一定顯中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L0.1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離子數(shù)目為0.1NA | |
B. | 常溫常壓下,4.6gNO2和N2O4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0.3NA | |
C. | 1mol(環(huán)己烷)中含有6NA共價鍵 | |
D. | 常溫下,2.24LCl2完全與NaOH溶液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一定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聚合硫酸鐵作為凈水劑,該處理過程中僅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 |
B. | “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zhì) | |
C. | 氣象環(huán)境報告中的“PM2.5”是對一種新分子的描述 | |
D. | 氫氧化鈉可作胃酸的中和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