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C與F反應得到二乙酸乙二酯,則C、F分別為乙酸、乙二醇中的一種,由轉(zhuǎn)化關系可知,A為乙烯,乙烯與是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D為CH3CH2OH,乙醇發(fā)生催化氧化生成E為CH3CHO,乙醛進一步氧化生成F為CH3COOH,乙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B在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C為HOCH2CH2OH,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C與F反應得到二乙酸乙二酯,則C、F分別為乙酸、乙二醇中的一種,由轉(zhuǎn)化關系可知,A為乙烯,乙烯與是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D為CH3CH2OH,乙醇發(fā)生催化氧化生成E為CH3CHO,乙醛進一步氧化生成F為CH3COOH,乙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B在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C為HOCH2CH2OH.
(1)有機物G為二乙酸乙二酯,其結(jié)構(gòu)簡式為:,故答案為:;
(2)上述反應中,反應①③屬于加成反應,反應②⑥屬于取代反應,反應④⑤屬于氧化反應,故答案為:②⑥;
(3)E為CH3CHO,含有官能團為:醛基,與A(乙烯)互為同系物的C3H6分子為CH2=CHCH3,選擇C-C單鍵可以使甲基中一個H原子處于碳碳雙鍵平面內(nèi),分子中最多有7個原子共面,
故答案為:醛基;7;
(4)反應④是乙醇發(fā)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學方程式為:2CH3CH2OH+O2$→_{△}^{Cu或Ag}$2CH3CHO+2H2O,
故答案為:2CH3CH2OH+O2$→_{△}^{Cu或Ag}$2CH3CHO+2H2O;
(5)G()的同分異構(gòu)體滿足下列條件:①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含有酯基,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含有醛基,③能與碳酸氫鈉反應:含有羧基,故含有羧基與甲酸形成的酯基,利用看作丁烷中H原子被-COOH、-OOCH取代,若為正丁烷被取代,-OOCH處于鏈端,則-COOH有4種位置,當-OOCH取代2號碳原子上H原子,則-COOH有4種位置,若為異丁烷被取代,-OOCH取代甲基中H原子,則-COOH有3種位置,當-OOCH取代次甲基上H原子,則-COOH有1種位置,故共有4+4+3+1=12種,其中一種同分異體其核磁共振氫譜只有6個峰,面積之比為1:1:1:1:3:3,結(jié)構(gòu)簡式為,
故答案為:12;.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與合成、有機反應類型、限制條件同分異構(gòu)體書寫等,注意根據(jù)G為二乙酸乙二酯結(jié)合轉(zhuǎn)化關系推斷,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官能團的性質(zhì)與轉(zhuǎn)化,(5)中注意利用取代法與定一移二法判斷同分異構(gòu)體數(shù)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3Y(g)?2Z(g) | |
B. | 圖Ⅲ中甲表示壓強,則縱坐標可表示混合氣體中Z的含量或者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 | |
C. | 若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Y的轉(zhuǎn)化率降低 | |
D. | 圖Ⅱ中曲線可表示有無催化劑的能量變化曲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aTiO3 | B. | BaTi8O12 | C. | BaTiO4 | D. | BaTi8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物質(zhì)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數(shù)均為NA | |
B. | 2NA個HCl分子與44.8LH2和Cl2的混合氣體所含的原子數(shù)目均為4NA | |
C. | 32gCu將濃、稀硝酸分別還原為NO2和NO,濃、稀硝酸得到的電子數(shù)均為NA | |
D. | 常溫常壓下,1mol氦氣含有核外電子數(shù)為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乙烯 | |
B. | 煤焦油分餾可以獲得多種芳香烴 | |
C. |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屬于物理變化 | |
D. | 天然氣、沼氣都屬于可再生的清潔能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