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課題組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應,模擬地下水脫氮過程,探究脫氮原理.
(1)實驗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滌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餾水洗滌至中性;②將KNO3溶液的pH調至2.5;③為防止空氣中的O2對脫氮的影響,應向KNO3溶液通入
 
(寫化學式).
(2)如圖表示足量Fe粉還原上述KNO3溶液過程中,測出的溶液中相關離子濃度、pH 隨時間的變化關系(部分副反應產物曲線略去).請根據圖中信息寫出t1時刻前該反應生成的陽離子分別是
 
 
.t1時刻后,該反應仍在進行,溶液中NH4+的濃度在增大,Fe2+的濃度卻沒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考點: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含氮物質的綜合應用,鐵的化學性質
專題:信息給予題,實驗設計題
分析:(1)鐵表面有鐵銹加入硫酸可除去,除去溶液中的氧氣,可向溶液中通入氮氣;
(2)根據圖象判斷出離子濃度減小的有H+、NO3-,增大的有Fe2+ 和NH4+,故反應物為Fe和H+、NO3-,生成物為Fe2+和NH4+,可寫出化學方程式為4Fe+NO3-+10H+═4Fe2++NH4++3H2O;Fe2+水解呈酸性,當溶液中PH較大時會促進Fe2+水解.
解答: 解:(1)H2SO4可以除去Fe粉表面的氧化物;為防止空氣中的O2對脫氮的影響,可向KNO3溶液中通入N2,排出O2
故答案為:去除鐵粉表面的氧化物等雜質; N2
(2)t1時刻前H+、NO3- 濃度減小,Fe2+ 和NH4+的濃度增大,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NO3-+10H+═4Fe2++NH4++3H2O.則Fe2+、NH4+濃度增大,Fe粉足量,反應仍在進行,Fe2+的濃度沒有增大的原因是發(fā)生了水解反應,因為溶液的pH增大,促進了水解.
故答案為:Fe2+、NH4+;溶液的pH增大,生成的Fe2+水解(或和溶液中的OH-反應).
點評:本題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除雜以及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等問題,綜合性較強,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設計實驗步驟,注意語言的條理性和嚴密性,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室溫下,將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體積變化),實驗數據如下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實驗編號起始濃度/(mol?L-1反應后溶液的pH
c(HA)c(KOH)
0.10.19
x0.27
A、實驗①反應后的溶液中:c(A-)>c(K+)>c(OH-)>c(H+
B、實驗①反應后的溶液中:c(OH-)=c(K+)-c(A-)=
Kw
1×10-9
 mol/L
C、實驗②反應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
D、實驗②反應后的溶液中:c(K+)+c(OH-)=c(H+)+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銅長期暴露在潮濕空氣中往往被腐蝕.生成的“銅銹”受熱易分解為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為了從“銅銹”中制得銅并測定“銅銹”的組成,設計實驗裝置如圖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處是“鋼銹”與氫氣反應的裝置,應選用圖2中的
 
(填寫編號);
(2)反應進行時,應先
 
再點燃酒精燈加熱;
(3)要準確測定“銅銹”的組成,實驗時C中現象應為
 
,需測定的數據有;樣品質量、
 
(填化學式)的質量;
(4)上述裝置還有不完善之處,應將D裝置中排出的氣體
 
(填處理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幾個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一器多用”的實驗探究(a中盛放的液體均勻慢速滴下;b中盛放的藥品足量;若在c、d中盛裝液體,則長導管均浸入液面以下),每組同學設想在a、b、c、d中分別盛放不同物質,來制取某種氣體并檢驗其性質.
請你回答以下各組同學在交流實驗設計方案中提出的問題:
Ⅰ.(1)若a:濃鹽酸;b:高錳酸鉀(其氧化性比二氧化錳強很多);c:左側放干燥的紅色布條,右側放紅色鮮花瓣.在實驗過程中c中的現象能夠說明
 
.d裝置中盛放藥品的作用是
 
,請寫出d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若a:稀鹽酸;b:貝殼粉;c:飽和碳酸鈉溶液;d:飽和Na2SiO3溶液.在實驗過程中,c中出現的現象是
 
.d中現象是
 
,這說明
 

(3)若a:濃氨水;b:生石灰;c:四氯化碳;d:鹽酸.在實驗過程中,c中出現的現象是
 

寫出d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Ⅱ.你認為四組同學在制取氣體之前都應進行的操作是
 
.你還可以利用此裝置的a和b兩部分可制取的氣體有(只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中有錯誤的是( �。�
A、蒸餾時,冷凝水應從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且將溫度計水銀球插入液體中
B、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也從下口放出
C、萃取時,萃取劑的選取與密度無關
D、蒸發(fā)時,當溶液中出現少量固體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剩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食物的酸堿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食物中的主要成分能與酸反應的是堿性食物
B、食物中的主要成分能與堿反應的是酸性食物
C、食物在遇到甲基橙變紅的是酸性食物,遇到酚酞變紅的是堿性食物
D、食物的酸堿性應當看食物在體內代謝完全后剩余物質的酸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既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又能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醛的是( �。�
A、甲醇
B、2-甲基-2-丙醇
C、2-甲基-1-丙醇
D、2-丁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合物中,能由單質直接化合而得到是(  )
A、FeCl2
B、NO2
C、SO3
D、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最近意大利羅馬大學的FulvioCacace等人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N4分子.N4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已知斷裂1mol N-N吸收167kJ熱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根據以上信息和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4屬于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N4與N2互為同位素
C、N4與N2互為同素異形體
D、1mol N4氣體轉變?yōu)镹2將吸收882kJ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