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
I、摩擦劑中氫氧化鋁的定性檢驗取適量牙膏樣品,加水攪拌、過濾.并進行如下實驗
(1)請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實驗步驟實現(xiàn)現(xiàn)象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往濾渣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
 
過濾,往所得濾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
 
 
繼續(xù)加入過量稀鹽酸
 
Ⅱ、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定量測定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質(zhì)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依據(jù)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2)實驗過程中先后兩次鼓入空氣,第二次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3)C中反應生成BaCO3的化學方程式是
 

(4)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是
 
(填標號).
A.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nèi)的CO2氣體
B.滴加鹽酸不宜過快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5)實驗中準確稱取8.00g樣品三份,進行三次測定,測得BaCO3平均質(zhì)量為3.94g.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6)某同學提出將C中的Ba(OH)2換成濃H2SO4,通過測定D裝置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差也可以測定CaCO3的含量,假設反應前D裝置的質(zhì)量為m1,實驗結(jié)束后D裝置的質(zhì)量為m2,則樣品中CaCO3的質(zhì)量為
 
.實驗證明按此測定的結(jié)果偏高,原因是
 
考點:探究物質(zhì)的組成或測量物質(zhì)的含量
專題:實驗探究和數(shù)據(jù)處理題
分析:Ⅰ.(1)氫氧化鋁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水,往(1)所得濾液中先通入過量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AlO2-+CO2+2H2O=Al(OH)3↓+HCO3-,再加入過量稀鹽酸,Al(OH)3+3HCl=AlCl3+3H2O,HCO3-+H+=CO2↑+H2O;
Ⅱ.(2)實驗通過C裝置生成的碳酸鋇的質(zhì)量測定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進而計算牙膏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裝置中殘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的碳酸鋇的質(zhì)量偏。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與水;
(4)A、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nèi)的CO2氣體,防止影響碳酸鋇質(zhì)量的測定;
B、滴加鹽酸過快CO2,CO2不能完全被吸收,排出裝置C;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吸收水分,不影響CO2;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響CO2
(5)BaCO3質(zhì)量為3.94g n(BaCO3)=0.0200mol,則n(CaCO3)=0.0200mol,質(zhì)量為2.00g;
(6)U性管中吸收二氧化碳,通過測定D裝置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差,結(jié)合元素守恒也可以測定CaCO3的含量.
解答: 解:Ⅰ.(1)氫氧化鋁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①Al(OH)3+OH-═AlO2-+2H2O,往①所得濾液中先通入過量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白色沉淀,③AlO2-+CO2+2H2O=Al(OH)3↓+HCO3-,再加入過量稀鹽酸,沉淀溶解生成氣體,反應Al(OH)3+3HCl=AlCl3+3H2O,HCO3-+H+=CO2↑+H2O,反應現(xiàn)象是通入CO2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鹽酸,沉淀溶解,有氣體產(chǎn)生;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實現(xiàn)現(xiàn)象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Al(OH)3+OH-=AlO2-+2H2O
②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③AlO2-+CO2+2H2O=Al(OH)3↓+HCO3-
④沉淀溶解,有氣體產(chǎn)生
Ⅱ.(2)裝置中殘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的碳酸鋇的質(zhì)量偏小,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的作用為:把生成的CO2氣體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驅(qū)趕殘留在裝置中的CO2 以使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
故答案為:驅(qū)趕殘留在裝置中的CO2 以使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與水,反應方程式為CO2+Ba(OH)2═BaCO3↓+H2O,故答案為:CO2+Ba(OH)2═BaCO3↓+H2O;
(4)A、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nèi)的CO2氣體,防止影響碳酸鋇質(zhì)量的測定,可以提高測定準確度,故A不符合;
B、滴加鹽酸過快CO2,CO2來不及被吸收,就排出裝置C,滴加鹽酸不宜過快,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可以提高測定準確度,故B不符合;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吸收水分,不影響CO2,不能提高提高測定準確度,故C符合;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影響CO2,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故D符合,
故選:CD;
(5)BaCO3質(zhì)量為3.94g,則n(BaCO3)=
3.94g
197g/mol
=0.02mol,則n(CaCO3)=0.02mol,質(zhì)量為0.02mol×100g/mol=2g,所以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2g
8g
×100%=25%,
故答案為:25%;
(6)U性管中吸收二氧化碳,通過測定D裝置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差,結(jié)合元素守恒也可以測定CaCO3的含量,假設反應前D裝置的質(zhì)量為m1,實驗結(jié)束后D裝置的質(zhì)量為m2,增重為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依據(jù)碳元素守恒得到樣品中CaCO3的質(zhì)量為=
m2-m1
44
×100g,實驗證明按此測定的結(jié)果偏高,分析裝置圖可知裝置D會吸收氣體中的氯化氫,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導致U形管中增重的質(zhì)量增大,是測定結(jié)果偏高;
故答案為:
m2-m1
44
×100;D裝置吸收反應生成的CO2外,還會吸收揮發(fā)出的HCl,同時空氣中的H2O和CO2 也會進入D裝置.使m2-m1偏大.
點評:本題考查對實驗原理與操作步驟的理解及評價、常用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物質(zhì)組成的測定等,難度較大,是對所需知識的綜合運用,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實驗原理是解答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常溫常壓下,11.2LN2所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B、在標準狀況下,22.4 L CO和N2的混合物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
C、在標準狀況下,18g H2O的體積為22.4 L
D、1mol SO2的體積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鈹(Be)的原子序數(shù)為4,下列對鈹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鈹?shù)慕饘傩员肉c強
B、氯化鋰的氧化性比氯化鈹強
C、氫氧化鈹?shù)膲A性比氫氧化鈣的弱
D、單質(zhì)鈹易跟冷水反應產(chǎn)生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膠體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根本區(qū)別是( 。
A、是否為大量分子或離子的集合體
B、分散質(zhì)微粒直徑的大小
C、是否能通過濾紙或有丁達爾現(xiàn)象
D、是否均一、穩(wěn)定、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用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來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用氫氧化鈉溶液來滴定鄰苯二甲酸溶液時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劑    ②取20mL標準溶液放入錐形瓶中
③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終點    ④重復以上操作
⑤用天平精確稱取5.105g鄰苯二甲酸氫鉀(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04.2)固體配成250mL標準溶液(測得pH約為4.2).
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1)以上各步中,正確的(填序號)操作順序是
 
,上述②中使用的儀器除錐形瓶外,還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選用指示劑是:
 

(2)滴定,并記錄NaOH的終讀數(shù).重復滴定幾次,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滴定次數(shù)
實驗數(shù)據(jù)
1234
V(樣品)/mL20.0020.0020.0020.00
V(NaOH)/mL(初讀數(shù))0.100.300.000.20
V(NaOH)/mL(終讀數(shù))20.0820.3020.8020.22
V(NaOH)/mL(消耗)19.9820.0020.8020.02
某同學在處理數(shù)據(jù)過程中計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
V(NaOH)=
19.98+20.00+20.80+20.02
4
=20.20mL
他的計算合理嗎?理由是
 
.通過儀器測得第4次滴定過程中溶液pH隨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則a
 
20.02(填“>”、“<”或“=”).
(3)步驟②中在觀察滴定管的起始讀數(shù)時,要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如果滴定管內(nèi)部有氣泡,趕走氣泡的操作
 
.滴定前,用蒸餾水洗凈堿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測定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此操作對實驗結(jié)果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guān)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H=2×(-57.3)kJ?mol-1
B、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1,則2CO2(g)═2CO(g)+O2(g)△H=+2×283.0kJ?mol-1
C、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D、1mol硫酸與足量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水所釋放的熱量稱為中和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F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六種元素.已知: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B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有7種運動狀態(tài),B、C、E三種元素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shù)之比為3:2:1,D原子核外有4個能級且均充滿電子,D與E可形成DE2型化合物,F(xiàn)原子核外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其余各層均充滿電子.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的名稱:B
 
C
 
E
 

(2)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與F同周期且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元素為
 
(填寫元素符號),該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電子排布式為
 
;
(3)B與D組成的化合物可以與水反應,寫出它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4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9,W和X元素原子內(nèi)質(zhì)子數(shù)之比為1:2,X2+和Z-離子的電子數(shù)之差為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與W相鄰的同主族元素可制成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B、元素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X、Y、Z
C、WZ4分子中W、Z原子通過共價鍵結(jié)合且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結(jié)構(gòu)
D、W、Y、Z元素對應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最強的是H2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一個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充入2mol A和1mol B,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3C(g)+D(g),2分鐘后,反應達到平衡,C的濃度為1.2mol/L.
(1)用A表示2分鐘內(nèi)平均反應速率
 
,A在第1分鐘平均速率
 
第2分鐘平均速率(填“<”、“>”、“=”).
(2)容器溫度升高,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小,則正反應為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增大B的轉(zhuǎn)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用序號填空)
①加入A    ②加入B ③加壓④再加入1.6mol A+0.8mol B  ⑤將C分離出容器
(4)若在相同條件下,在上述容器中充入1.5molC和0.5molD發(fā)生上述反應,為使平衡后,C的濃度仍為1.2mol/L,則應再充入
 
molA和
 
mol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