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實驗室以廢銅屑為原料制取堿式碳酸銅【Cu2(OH)2CO3】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廢銅屑制硝酸銅
如圖,用膠頭滴管吸取濃HNO3緩慢加到錐形瓶內的廢銅屑中(廢銅屑過量),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硝酸銅溶液.
步驟二:堿式碳酸銅的制備
向大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和硝酸銅溶液,水浴加熱至70℃左右,用0.4mol/L的NaOH溶液調節(jié)pH至8.5,振蕩,靜置,過濾,用熱水洗滌,烘干,得到堿式碳酸銅產品.
步驟三:堿式碳酸銅的組成測定堿式碳酸銅可表示為:xCuCO3?yCu(OH)2?zH2O,可采用氫氣還原法來確定,其反應原理為:xCuCO3?yCu(OH)2?zH2O+H2→Cu+CO2+H2O(未配平)
完成下列填空:
(1)步驟一中,反應開始時,瓶內的現(xiàn)象是
 
,用該裝置制取硝酸銅,好處是
 

(2)步驟二中,水浴加熱所需儀器有
 
、
 
(加熱、夾持儀器、石棉網除外);洗滌的目的是
 

(3)步驟三中,①以字x、y、z母為系數(shù),配平氫氣還原法的化學方程式:
 
xCuCO3?yCu(OH)2?zH2O+
 
H2
 
Cu+
 
CO2+
 
H2O
②稱取24.0g某堿式碳酸銅樣品,充分反應后得到12.8g殘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該樣品中結晶水質量為
 
g,化學式為
 
考點: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化學方程式的有關計算,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專題:實驗設計題
分析:(1)在實驗步驟一中,反應開始時,會看到在Cu 溶解,錐形瓶中溶液變藍色,氣體變?yōu)榧t棕色.由于該實驗裝置是密閉的,產生的大氣污染物NO2、NO會被NaOH溶液吸收,減少氮氧化合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
(2)水浴加熱所需儀器有燒杯、溫度計;洗滌的目的是除去產品表面吸附的雜質硝酸鈉;
(3)①根據(jù)元素守恒、電子守恒可得方程式為xCuCO3?yCu (OH)2?zH2O+(x+y)H2=(x+y)Cu+x CO2↑+(x+2y+z)H2O;
②n(Cu)=12.8g÷64g/mol=0.2mol;n(CO2)=0.1mol;n(H2O)=7.2g÷18g/mol=0.4mol.則含有CuCO3:0.1mol;含有Cu (OH)2:0.1mol;所以該樣品中結晶水質量為24.0g-0.1mol×124g/mol-0.1mol×98g/mol=1.8g;所以含有的結晶水為1.8g÷18g/mol=0.1mol; CuCO3:Cu (OH)2:H2O=0.1:0.1:0.1=1:1:1.因此該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為CuCO3?Cu (OH)2?H2O.
解答: 解:(1)在實驗步驟一中,反應開始時,會看到在Cu 溶解,錐形瓶中溶液變藍色,氣體變?yōu)榧t棕色;由于該實驗裝置是密閉的,產生的大氣污染物NO2、NO會被NaOH溶液吸收,減少氮氧化合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故答案為:氣體變?yōu)榧t棕色,錐形瓶中溶液變藍色,減少氮氧化合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
(2)在操作步驟二中,水浴加熱所需儀器有燒杯、溫度計;洗滌的目的是除去產品表面吸附的雜質硝酸鈉;
故答案為:燒杯、溫度計; 除去產品表面吸附的硝酸鈉;
(3)①根據(jù)元素守恒、電子守恒可得方程式為:xCuCO3?yCu (OH)2?zH2O+(x+y)H2=(x+y)Cu+x CO2↑+(x+2y+z)H2O;
故答案為:1,(x+y),(x+y),x,(x+2y+z);
②n(Cu)=12.8g÷64g/mol=0.2mol;n(CO2)=0.1mol;n(H2O)=7.2g÷18g/mol=0.4mol.則含有CuCO3:0.1mol;含有Cu (OH)2:0.1mol;所以該樣品中結晶水質量為24.0g-0.1mol×124g/mol-0.1mol×98g/mol=1.8g;所以含有的結晶水為1.8g÷18g/mol=0.1mol; CuCO3:Cu (OH)2:H2O=0.1:0.1:0.1=1:1:1.因此該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為CuCO3?Cu (OH)2?H2O;
故答案為:1.8,CuCO3?Cu (OH)2?H2O;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制備方案設計,物質性質的理解應用,化學反應定量計算化學式的方法,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如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4)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不相等”
(5)除(1)以外,上述圖片的錯誤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慎將酸液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
B、不慎將濃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的稀硫酸沖洗
C、酒精燈著火時可用水撲滅
D、稀釋濃硫酸時,可往裝有一定體積濃硫酸的量筒中,慢慢加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機物D的合成路線如下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過程中,由B→C的有機反應類型為
 
;
(2)C在①銀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有機物M為D的同分異構體,且知M有如下特點:①是苯的對位取代物,②能與NaHCO3反應放出氣體,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試寫出M的結構簡式
 
;
(4)某學生預測A、B、C、D有如下性質,其中正確的是
 
;
①化合物A遇氯化鐵溶液呈紫色    ②化合物B能與NaHCO3溶液反應
③1mol化合物C能與3mol H2反應  ④1mol化合物D完全燃燒消耗9.5mol O2
(5)有機物X(C9H9ClO3)經過化學反應也可制得D,則X在NaOH醇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化合物G是合成抗癌藥物美法倫的中間體,它的結構簡式為:
它可由中學常見的簡單有機物為主要原料合成,其合成線路如下:

已知:R-OH
SOCl2
R-Cl
(1)D與A組成的元素相同,原子個數(shù)比也相同,按要求寫出符合條件的D的結構簡式:
①分子的空間構型為直線型的分子
 

②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為sp3雜化的分子
 
;
③NMR圖譜中有5個峰,波峰面積之比為2:1:2:2:1的分子
 
;
(2)B的一氯代物有三種同分異構體,B與足量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飽和有機物Y,則Y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
(3)已知氨氣與醇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分子間的脫水反應.請寫出氨氣與物質C以物質的量之比為1:3反應生成的產物的結構簡式
 
,該有機物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
(4)寫出在加熱且有濃硫酸存在條件下,H與乙二酸以物質的量比為1: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類型是
 

(5)化合物H的一種同分異構體X,能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且能與濃溴水反應,1mol X最多消耗3mol Br2,寫出X的結構簡式
 
.(要求寫出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A,其蒸氣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氣的69倍,其中氫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shù)為比為2:1;13.8g該有機物不完全燃燒產生CO2、CO、H2O,將其燃燒產物依次通過濃H2SO4和灼熱CuO,發(fā)現(xiàn)濃通過濃H2SO4增重5.4g,CuO質量減輕3.2g,
則:(1)有機物A的相對分子量
 

(2)通過計算確定有機物A的分子式.
(3)紅外光譜顯示一個有機物A分子中含有一個酚羥基,則其可能同分異構體有
 
種,其中一個同分異構體的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種峰,峰面積之比為1:1:2:2,其結構簡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可逆反應X(g)+Y(g)?Z(g)+2W(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
T/℃7008008501000
K0.010.050.100.40
(1)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H
 
0(填“>”或“<”).加入催化劑,該反應的△H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若上述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內進行,則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有
 

A.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B.v(X)=v(Z)  C.容器內溫度恒定   D.W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3)在850℃、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內,加入0.2mol Z和0.3mol W發(fā)生上述反應.X的c(X)-t曲線如圖所示.
①0~4min內W的平均速率為
 
mol?L-1?min-1
②在5min末將容器體積縮小到0.5 L,若在8min末達到新平衡(此時X的濃度約為0.26mol/L),請在圖中畫出5min~9min的X濃度的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物質是(  )
A、MgBr2
B、HNO3
C、NaOH
D、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