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碳和氮是動植物體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向大氣中過度排放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氮氧化物會產生光化學煙霧,目前,這些有毒有害氣體的處理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1)已知2.00g的C2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放出99.6kJ熱量,寫出表示C2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94.8 kJ/mol.
(2)利用上述反應設計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鉀溶液),寫出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C2H2-10e-+14OH-=2CO32-+8H2O.
(3)用活性炭還原法處理氮氧化物,有關反應為: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組向一個容器容積為3L且容積不變的密閉真空容器(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在恒溫(T1℃)條件下反應,測得不同時間(t)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n)如表:

NON2CO2
02.0000
101.160.420.42
200.800.600.60
300.800.600.60
①10min~20min以v(NO)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12mol/(L•min).
②下列各項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CE(填序號字母).
A.v(NO)(正)=2v(N2(逆)               B.容器內CO2和N2的體積比為1:1
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   D.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E.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③一定溫度下,隨著NO的起始濃度增大,則NO的平衡轉化率不變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4)在3L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H2(g)+CO2(g)H2O(g)+CO(g),恒溫下c(CO)隨反應時間t變化的曲線Ⅰ如圖1所示.
①若在t0時改變一個條件,使曲線Ⅰ變成曲線Ⅱ,則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
②若在t0時刻將容器體積快速壓縮至2L(其他條件不變),請在圖1中畫出c(CO)隨反應時間t變化的曲線.
(5)已知:CO(g)+H2O(g)H2(g)+CO2(g)?H=-41.2kJ/mol,850℃時在一體積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濃度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填序號)
A.達到平衡時,氫氣的物質的量是0.12mol
B.達到平衡時,反應體系最終會放出49.44kJ熱量
C.第6min時,若升高溫度,反應正向移動
D.第8min時,若充入氦氣,會導致v(CO)<v(H2O)
(6)圖3表示在溫度分別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CO的體積分數隨壓強變化曲線,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填“>”、“=”或“<”,下同),由狀態(tài)B到狀態(tài)A,可采用升溫的方法(填“升溫”或“降溫”).

分析 1)燃燒熱為1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溫度氧化物的熱效應,故可計算1molC2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放出的熱量,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2)原電池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鉀溶液,C2H2放電生成2CO32-,利用C元素化合價變化判斷失去電子數,根據電荷守恒和質量守恒寫出電極反應式;
(3)①計算10min~20min內,NO濃度的變化,得到v(NO);
②利用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判斷,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個組分含量保持不變;
③NO的起始濃度增大,體系壓強增大,由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化學平衡狀態(tài)不變;
(4)①若在t0時改變一個條件,使曲線Ⅰ變成曲線Ⅱ,改變條件瞬間CO濃度不變,平衡時CO的濃度不變,改變條件不影響平衡移動,同時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升高溫度影響平衡移動,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但CO的濃度會增大,應是使用催化劑;
②若在t0時刻將容器體積快速壓縮至2L(其他條件不變),瞬間CO的濃度變?yōu)?\frac{2mol/L×3L}{2L}$=3mol/L,增大壓強最終平衡不移動,反應物轉化率不變,故平衡時CO的濃度為$\frac{3mol/L×3L}{2L}$=4.5mol/L,反應速率加快,縮短到達平衡時間;
(5)A.由圖可知,平衡時△c(CO)=0.2mol/L-0.08mol/L=0.12mol/L,利用濃度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計算△c(H2),再根據n=cV計算n(H2);
B.850℃時該反應的反應熱△H≠-41.2kJ/mol;
C.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
D.恒容密閉容器中,若充入氦氣,體積不變,各物質的濃度不變,速率不變;
(6)A、C兩點溫度一樣,壓強C點大于A點,故反應速率A<C;A、C兩點的溫度一樣,故化學平衡常數不變;狀態(tài)B到狀態(tài)A,H2的體積分數增大,使平衡向逆向移動.

解答 解:(1)2.00g的C2H2的物質的量為$\frac{2g}{26g/mol}$=0.077mol,釋放熱量99.6kJ,則C2H2的燃燒熱為$\frac{99.6KJ}{0.077mol}$
=1294.8 kJ/mol,可寫出熱化學方程式: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94.8 kJ/mol,
故答案為: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94.8 kJ/mol;
(2)原電池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鉀溶液,C2H2放電生成2CO32-,C元素化合價升高了5,即1molC2H2失去10mole-,電極反應式為:C2H2-10e-+14OH-=2CO32-+8H2O,故答案為:C2H2-10e-+14OH-=2CO32-+8H2O;
(3)①10min~20min內,NO濃度的變化為$\frac{1.16mol-0.8mol}{3L}$=0.12mol/L,v(NO)=$\frac{0.12mol/L}{20min-10min}$=0.012mol/(L•min),
故答案為:0.012mol/(L•min);
②A.v(NO)(正)=2v(N2(逆),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之比可知,v(N2(正)=2v(NO)(正),即v(N2(正)=v(N2(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容器內CO2和N2的體積比為1:1,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同,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反應前后氣體質量變化,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當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壓強都不發(fā)生變化,故D錯誤;
E.ρ=$\frac{m}{n}$,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由于C為固體,則氣體總質量m,隨著反應進行會發(fā)生變化,即密度也會發(fā)生變化,當密度不變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E正確;
故選ACE,
故答案為:ACE;
③NO的起始濃度增大,體系壓強增大,由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化學平衡狀態(tài)不變,則NO的轉化率也不變,故答案為:不變;
(4)①若在t0時改變一個條件,使曲線Ⅰ變成曲線Ⅱ,改變條件瞬間CO濃度不變,平衡時CO的濃度不變,改變條件不影響平衡移動,同時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升高溫度影響平衡移動,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但CO的濃度會增大,應是使用催化劑,
故答案為:加入催化劑;
②若在t0時刻將容器體積快速壓縮至2L(其他條件不變),瞬間CO的濃度變?yōu)?\frac{2mol/L×3L}{2L}$=3mol/L,增大壓強最終平衡不移動,反應物轉化率不變,故平衡時CO的濃度為$\frac{3mol/L×3L}{2L}$=4.5mol/L,反應速率加快,縮短到達平衡時間,c(CO)隨反應時間t變化的曲線為:,
故答案為:

(5)A.由圖可知,平衡時△c(CO)=0.2mol/L-0.08mol/L=0.12mol/L,濃度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c(H2)=△c(CO)=0.12mol/L,故n(H2)=0.12mol/L×10L=1.2mol,故A錯誤;
B.生成1.2mol氫氣,通常條件下放出的熱量為41.2kJ×$\frac{1.2mol}{1mol}$=49.44kJ,850℃時該反應的反應熱△H≠-41.2kJ/mol,故B正確;
C.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平衡常數減小,故C錯誤;
D.恒容密閉容器中,若充入氦氣,體積不變,各物質的濃度不變,速率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根據圖3,A、C兩點溫度相同,C點的壓強大于A點,故反應速率:A<C,B點氫氣的含量小于A點的,反應放熱,若要提高氫氣的含量,必須升高溫度;,
故答案為:<; 升溫;

點評 本題較為綜合,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已經化學平衡移動,難度中等,其中(4)為圖象題,具有一定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質都易溶于水,所以電解質溶液導電性強
B.250 mL 1 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NA
C.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D.S、Fe2+處于中間價態(tài),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2.如圖,圖中A~H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其中A、C均為金屬單質,C與水反應生成D和最輕的氣體,D、H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在通常狀況下E(氫氧化物)跟NaOH或鹽酸均可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產物已略去)
請回答以下問題:
(1)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F是Na2CO3.(填化學式)
(2)請寫出反應C→D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法或雙線橋法標明該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3)寫出E轉化為G的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通常人們把拆開1mol某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該化學鍵的鍵能.現給出化學鍵的鍵能(見表):
化學鍵H-HBr-BrH-Br
鍵能/(kJ•mol-1436193366
請計算H2(g)+Br2(g)═2HBr(g)的反應熱( 。
A.+103 kJ•mol-1B.+679 kJ•mol-1C.-103 kJ•mol-1D.+18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乙醇的還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顏色差異來檢驗是否酒后駕車
B.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是產生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
C.成分為鹽酸的潔廁靈與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Cl-+ClO-+2H+═Cl2↑+H2O
D.煤經過氣化和液化兩個物理變化過程后變?yōu)榍鍧嵞茉,這是煤綜合利用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氨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氨氣溶解于水,得到的溶液稱為氨水.氨溶解于水時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一水合氨(NH3•H2O),它是一種弱堿.寫出一水合氨的電離方程式NH3•H2O?NH4++OH-;.從上述電離方程式可知,往氨水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的鹽是(NH42SO4(填化學式)
(2)標準狀況下,將 2.24L的氨氣溶于水配成 0.5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mol/L.
(3)氨可與Cl2反應,反應方程式如下:8NH3+3Cl2═6NH4Cl+N2,利用該反應的原理,在工業(yè)上可用于檢驗輸送氯氣的管道是否漏氣.該反應中,NH3是還原劑;若反應中有1.5mol氧化劑參與反應,則發(fā)生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3mol,被氧化的物質有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甲苯和苯相比較,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常溫下都是液體B.都能在空氣中燃燒
C.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K與B連接,a、b兩電極材料分別為Cu和Al時.
①若電解質溶液為NaOH溶液,則負極材料為Al(填“Al”或“Cu”);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6H2O+6e-=3H2↑+6OH-
②若電解質溶液為濃硝酸溶液,一段時間后,負極材料為Cu(填“Al”或“Cu”);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u-2e-=Cu2+
(2)當K與A連接,a、b兩電極材料均為石墨,電解質溶液為飽和Na2CO3溶液時,a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填“氧化”或“還原”)反應;電解一段時間后,b電極上收集到標準狀況下VL氣體時,溶液中析出了mgNa2CO3•10H2O,則電解前溶液的質量分數為$\frac{m×\frac{106}{286}}{m+\frac{18V}{22.4}}$×100%(用m,V表示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常溫下,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Fe3+數目小于0.1NA
B.1 mol-OH和17 g NH3所含的電子數相等
C.標準狀況下,2.24 L Cl2與過量鐵粉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為2NA
D.常溫下,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含有NA個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