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體積均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別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溫度下反應CO2(g)+C(s)?2CO(g)達到平衡,平衡時CO2的物質的量濃度c(CO2)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圖中Ⅰ、Ⅱ、Ⅲ點均處于曲線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CO2(g)+C(s)?2CO(g)△S>0、△H<0
B.體系的總壓強P:P(狀態(tài)Ⅱ)=2P(狀態(tài)Ⅰ)
C.體系中c(CO):c(CO,狀態(tài)Ⅱ)<2c(CO,狀態(tài)Ⅲ)
D.逆反應速率V:V(狀態(tài)Ⅰ)>V(狀態(tài)Ⅲ)

分析 A.由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增大可知△S,由圖中溫度高平衡時c(CO2)小可知△H;
B.分別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曲線I為加入0.1molCO2,曲線II為加入0.2molCO2,加壓CO2(g)+C(s)?2CO(g)平衡逆向移動;
C.狀態(tài)II、狀態(tài)Ⅲ的溫度相同,狀態(tài)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與狀態(tài)Ⅲ平衡時CO的濃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動,Ⅱ狀態(tài)CO的濃度等于2倍Ⅲ,但再充入CO2,相當增大壓強,平衡左移動,消耗CO;
D.狀態(tài)I、狀態(tài)Ⅲ的溫度不同,溫度高反應速率快.

解答 解:A.由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增大可知△S>0,由圖中溫度高平衡時c(CO2)小,則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可知△H>0,故A錯誤;
B.分別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曲線I為加入0.1molCO2,曲線II為加入0.2molCO2,若平衡不移動,體系的總壓強為P(狀態(tài)Ⅱ)=2P(狀態(tài)Ⅰ),但加壓CO2(g)+C(s)?2CO(g)平衡逆向移動,為使c(CO2)相同,則加熱使平衡正向移動,則體系的總壓強為P(狀態(tài)Ⅱ)>2P(狀態(tài)Ⅰ),故B錯誤;
C.狀態(tài)II、狀態(tài)Ⅲ的溫度相同,狀態(tài)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與狀態(tài)Ⅲ平衡時CO的濃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動,Ⅱ狀態(tài)CO的濃度等于2倍Ⅲ,但再充入CO2,相當增大壓強,平衡左移,消耗CO,則c(CO,狀態(tài)Ⅱ)<2c(CO,狀態(tài)Ⅲ),故C正確;
D.狀態(tài)I、狀態(tài)Ⅲ的溫度不同,溫度高反應速率快,則逆反應速率為V(狀態(tài)Ⅰ)<V(狀態(tài)Ⅲ),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及平衡的建立,為高頻考點,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圖象分析為解答的關鍵,選項BC為解答的難點,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有關下列兩種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0.1mol/L CH3COONa溶液  ②0.1mol/L CH3COOH溶液( 。
A.常溫時,溶液中c(CH3COO-):①<②
B.加水稀釋①,溶液中$\frac{c(C{H}_{3}COOH)•c(O{H}^{-})}{c(C{H}_{3}CO{O}^{-})}$變大
C.向②中滴加①至溶液呈中性,滴加過程中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D.向②中滴加①至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Na+)>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溫度下,將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應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經(jīng)測定ClO-與Cl-的濃度之比為1:6,則Cl2與NaOH溶液反應時被還原的氯與被氧化的氯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21:5B.2:1C.3:1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使用單質銅制取硝酸銅,最適宜的方法是( 。
A.Cu+稀HNO3B.Cu$\stackrel{空氣、△}{→}$CuO$\stackrel{硝酸}{→}$Cu(NO32
C.Cu+濃HNO3D.Cu$\stackrel{Cl_{2}}{→}$CuCl2 $\stackrel{AgNO_{3}}{→}$ 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對于達平衡的可逆反應X+Y?W+Z,增大壓強則正、逆反應速度(v)的變化如圖,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狀態(tài)可能是( 。
A.Z、W為氣體,X、Y中之一為氣體B.X、Y中之一為氣體,Z、W為非氣體
C.X、Y、Z、W皆為氣體D.X、Y為氣體,Z、W中之一為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不屬于定量儀器的是(  )
A.滴定管B.量筒C.電子天平D.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亞硝酸鈉(NaNO2)外觀酷似食鹽且有咸味,是一種常用的發(fā)色劑和防腐劑,使用過量會使人中毒,國際上對食品中亞硝酸鈉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某學習小組針對亞硝酸鈉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I】制備NaNO2
該小組查閱資料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設計制備裝置如下(夾持裝置略去):

(1)裝置D可將剩余的NO氧化成NO3-,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NO+3MnO4-+4H+=5NO3-+3Mn2++2H2O.
(2)如果沒有B裝置,C中發(fā)生的副反應有2Na2O2+2H2O=4NaOH+O2↑、2NO+O2=2NO2
(3)甲同學檢查完裝置氣密性良好后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制得的NaNO2中混有較多的NaNO3雜質.于是在A、B裝置增加了在A、B之間增加裝有水的洗氣瓶裝置,改進后提高了NaNO2的純度.
【實驗Ⅱ】測定制取的樣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驟:
a.在5個有編號的帶刻度試管(比色管)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mL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紅色,NaNO2濃度越大顏色越深),再加蒸餾水至總體積均為10mL并振蕩,制成標準色階:
試管編號
NaNO2含量/mg•L-1020406080
b.分別稱量0.10g制得的樣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5mL待測液,加入1mL M溶液,再加蒸餾水至10mL振蕩,與標準色階比較.
(4)步驟b中比較結果是:待測液顏色與③號色階相同,則甲同學制得的樣品中NaNO2的質量分數(shù)是40%.
(5)用目視比色法證明維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設計并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方案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5ml待測液加入維生素C,振蕩,再加入1mlM溶液,加入至蒸餾水10mL,再振蕩,與③好色階對比紫紅色比③色階淺維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為了檢驗某含有NaHCO3雜質的Na2CO3樣品的純度,現(xiàn)將w1g樣品加熱,其質量變?yōu)閣2g,則該樣品的純度(質量分數(shù))是(  )
A.$\frac{84{w}_{2}-53{w}_{1}}{31{w}_{1}}$B.$\frac{84{w}_{2}-53{w}_{1}}{31{w}_{1}}$
C.$\frac{84{w}_{2}-53{w}_{1}}{31{w}_{1}}$D.$\frac{115{w}_{2}-84{w}_{1}}{31{w}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班同學用如下實驗探究Fe2+、Fe3+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取一定量氯化鐵、氯化亞鐵固體,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鐵屬,其目的
是防止Fe2+被氧化.在配制100mL該溶液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儀器除燒杯,量筒,玻璃棒,托盤天平,藥匙,還必須
用到的主要儀器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若洗滌時未將洗液轉入,則所得溶液濃度小于0.1mol/L(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若定容時仰視刻度線,則所得溶液濃度小于0.1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甲組同學取2mlFeCl2溶液.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Cl2可將Fe2+氧化.FeCl2溶液與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Fe2+=2Fe3++2Cl-
(3)乙組同學認為甲組的實驗不夠嚴謹,該組同學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幾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煤油的作用是隔離空氣(排除氧氣對實驗的影響).
(4)丙組同學取10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生成I20.0003mol.
(5)丁組同學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幾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變成棕黃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一段時間后.溶液中有氣泡出現(xiàn),并放出熱量.隨后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產(chǎn)生氣泡的原因是Fe3+催化氧化H2O2分解產(chǎn)生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