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

B.發(fā)燒時,食欲減退是因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C.DNA連接酶可以連接堿基之間的氫鍵,使雙鏈延伸

D.洗衣時,加少許白醋會降低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腸道病毒EV71 為單股正鏈(+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如圖為該病毒在宿主細胞腸道內增殖的示意圖.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物質M 的合成場所是宿主細胞的核糖體.催化①、②過程的物質N是RNA復制酶(或RNA聚合酶或依賴于RNA的RNA聚合酶).
(2)假定病毒基因組+RNA含有7500個堿基,其中A和U占堿基總數的40%.病毒基因組+RNA 為模板合成一條子代+RNA 的過程共需要堿基G和C9000個.
(3)圖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別是翻譯的模板;復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組成成分.
(4)請寫出腸道病毒EV71遺傳信息傳遞途徑(用圖解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泰州中學高二下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產生基因型為aB卵細胞的同時,3個極體的基因型是

A.AB、ab、ab B.Aa、aB、aB

C.aB、Ab、Ab D.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北京市順義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統(tǒng)一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經X射線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種,其后代中出現(xiàn)了幾株開白花植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X射線引起的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看不到的

B.通過雜交實驗,可以確定是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

C.觀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狀,可確定是否是可遺傳變異

D.白花植株的出現(xiàn)是對環(huán)境主動適應的結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北京市順義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統(tǒng)一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同一個體中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者后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相同,DNA分子數目不同

B.兩者后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不同,DNA分子數目相同

C.兩者中期染色體數目不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目相同

D.兩者前期染色體數目相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濰坊第一高三下期初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類有許多疾病是由細菌或病毒導致的。因此水在飲用前的檢驗是有效監(jiān)控疾病發(fā)生的必要措施,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檢驗大腸桿菌的含量時,通常將水樣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水樣用涂布器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的表面進行培養(yǎng),記錄菌落數量,這種方法稱為________,所用的培養(yǎng)基需要滅菌,其常用的滅菌方法是 。

(2)用該方法統(tǒng)計樣本菌落數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________為什么? ____________。

(3)如分別取0.1 mL已稀釋103倍的水樣分別涂布到三個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的表面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記錄到大腸桿菌的菌落數分別為55、56、57,則每升原水樣中大腸桿菌數為 。

(4)已知大腸桿菌能發(fā)酵乳糖并產酸產氣,現(xiàn)提供足量的已滅菌的乳糖蛋白胨培養(yǎng)液和具塞試管,應如何判斷待檢水樣中是否含有大腸桿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致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但是病毒DNA極少,這時可以通過________技術擴增病毒DNA片段,然后進行檢測。采用這種技術進行DNA擴增時,一定需要用到的酶是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濰坊第一高三下期初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有關鑒定性實驗、觀察類實驗、探究性實驗以及調查類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鑒定組織中還原糖實驗時,可依次向待測樣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

B.在“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 可以設置不同梯度的低溫進行實驗,確定染色體加倍的適宜溫度

C.設計探究實驗時,自變量的設置應考慮周全,而無關變量可忽略不計

D.調查某荒地內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所選擇的樣方數不影響調查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第一中學校高三質量檢測(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一表示一個番茄葉肉細胞內發(fā)生的部分代謝過程。圖中①~⑤表示反應過程,A~L表示細胞代謝過程中的相關物質,a、b、c表示細胞的相應結構,圖二中T0~T1表示在適宜條件下生長的番茄幼苗的結構a中的某兩種化合物(B、C、E或F),T1~T3表示改變某個條件后兩種化合物含量的變化。請回答問題:

(1)圖一中①上發(fā)生的能量轉換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葉肉細胞在③④⑤過程中,產生能量最多的過程是________。

(3)圖一中,當其他環(huán)境條件適宜而光照強度恰為光補償點時,單位時間內A-L各物質中產生量和消耗量相等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旱初期光合作用強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條件下,當G>I、D>K時,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

若用含有18O的水澆灌番茄,則番茄周圍空氣中含有18O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

(6)若圖二中,在T1時刻突然降低CO2濃度,則物質甲、乙分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乙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為了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某同學據下表完成了有關實驗.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試管編號培養(yǎng)液/mL無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溫度/℃
10-0.128
10-0.15
-100.128
A.該實驗遵循了單因子變量原則,只含有一個實驗變量
B.計數操作時,應先往計數室滴滿培養(yǎng)液,蓋上蓋玻片后再鏡檢
C.3個試管內的種群初始階段不可能都經歷了“J”形增長
D.該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需要重復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