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為防治農田鼠害,研究人員選擇若干大小相似、開放的大豆田,在邊界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高度的模擬樹樁,為肉食性猛禽提供棲息場所.設樁一段時間后,測得大豆田中田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猛禽與田鼠的種間關系是捕食.
(2)該生態(tài)系統中田鼠的種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決定的;b 點以后田鼠種群密度大幅上升,從田鼠生存環(huán)境變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敵;食物增加. 
(3)與曲線Ⅱ相比,曲線Ⅰ所示環(huán)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4)用樣方法調查某種雙子葉植物種群密度時,為避免調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要做到隨機取樣. 
(5)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分析 1、根據題意,農田生態(tài)系統的生產者是大豆.猛禽與田鼠的種間關系是捕食.
 2、對一個種群來說,種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和遷出來決定的.
3、曲線Ⅰ和曲線Ⅱ相比,樁之間的距離更小,這樣可以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間,相應的也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來源,猛禽的密度會更大.

解答 解:(1)猛禽與田鼠的種間關系是捕食.
(2)田鼠的種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和遷出決定的;b點以后,株冠形成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敵,而且食物增加,所以田鼠種群密度大幅上升.
(3)曲線I、曲線Ⅱ分別根據每隔100m和每隔200m設樁,很顯然曲線I所示環(huán)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4)用樣方法調查某種雙子葉植物種群密度時,為避免調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要做到隨機取樣. 
(5)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故答案為:
(1)捕食
(2)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        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敵;食物增加
(3)更大
 (4)隨機取樣
(5)垂直結構水平結構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態(tài)學中有關生態(tài)系統的成分、生物間的關系、影響種密度的因素、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結構等知識.試題較簡單,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探究2,4-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在預實驗基礎上再次實驗時,不需設置空白對照
B.掠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霉臉中:每組都要將酶和底物在室溫不保溫.后在不同溫度下保溫
C.對酵母菌計數時,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滴滿血細胞計數室,再蓋上蓋玻片即可鏡檢
D.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自的變化實驗中,將大蒜根尖翻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由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可得出性狀分離比是( 。
A.1:1B.2:1C.3:1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哺乳動物紅細胞的部分生命歷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造血干細胞→幼紅細胞$→_{細胞核}^{排出}$網織紅細胞$→_{細胞器}^{喪失}$成熟紅細胞→凋亡.
A.成熟紅細胞在細胞呼吸過程中不產生水
B.網織紅細胞不再具有細胞分裂的能力
C.造血干細胞與幼紅細胞中基因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
D.成熟紅細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開始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唐代詩人杜牧有首詩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牵保渲械牧魑炇侵革w舞的螢火蟲,螢火蟲發(fā)光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于( 。
A.C6H12O6的分解B.蛋白質的分解C.ATP的水解D.脂肪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請結合所學知識及圖中有關信息,回答動物神經調節(jié)相關的問題:

(1)當坐骨神經a點受到適宜刺激時,細胞膜內的電位變化是由負變正.
(2)神經沖動在離體神經纖維上以局部電流的方式雙向傳導,但在動物體內,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單向的,總是由神經元的胞體傳向軸突(軸突末梢);在反射弧中決定神經沖動只能單向傳遞的結構是突觸.
(3)用蛙的坐骨神經-排腸肌標本做了一個實驗(如圖甲),探究刺激強度與興奮強度是何關系,現有兩種預測結果,如圖乙、丙,據圖乙得出的結論是刺激與興奮是同時效應,在一定范圍內隨刺激強度的增強興奮也隨之增強,超出該范圍,興奮強度不再隨刺激強度的增強而增強,據圖丙得出的結論是只有當刺激強度達到一定值時,神經元才開始興奮,并且興奮強度不隨刺激強度的增強而變化.
(4)科學家進行了實驗:將刺激強度逐漸增加,測得了一個神經細胞膜電位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瑢嶒灲Y果符合預測丙(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以洋蔥為實驗材料進行“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實驗,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均選取根尖中呈正方形的細胞作為觀察對象
B.兩實驗中,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的用途相同
C.染色前,均需用清水進行漂洗處理
D.用解離液解離和壓片操作是使細胞散開的兩個關鍵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叢枝菌根(AM)是土壤生態(tài)系統中一種同時具有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特性的結構,AM真菌能與地球上90%以上的陸生維管植物根系形成“菌根”結構.研究發(fā)現AM真菌能夠增強宿主植物對土壤中重金屬脅迫的耐受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M真菌與宿主植物的這種關系屬于互利共生
B.AM真菌的擬核中存在與重金屬離子代謝過程相關的基因
C.AM真菌侵染宿主植物后,會阻斷宿主植物對重金屬離子的吸收
D.AM真菌為植物提供糖類、礦質元素和水分等營養(yǎng)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西吉安第一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H2O2酶的催化作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氣泡中氣體為氧氣,產生速率可表示該實驗因變量

B.為保證實驗的嚴謹性,溫度等變量控制應為相同且適宜

C.可將裝置中新鮮土豆換成煮熟冷卻的土豆片作為對照組

D.一段時間后,氣體量不再增加是因為H2O2酶已消耗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