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的物質(zhì)試管號 | 1 | 2 | 3 | 4 |
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2mL |
淀粉酶溶液 | 2mL | 2mL | / | / |
淀粉酶+蛋白酶(等量混合) | / | / | 4mL | 4mL |
蒸餾水 | ④ | ④ | / | / |
碘液 | 適量 | / | 適量 | / |
雙縮脲試劑 | / | 適量 | / | 適量 |
預期顏色變化 | 不變藍 | ①紫色 | ② | ③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EF段 | B、DE段 |
C、BD段 | D、BC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HIV侵入人體后,破壞B細胞,使人體免疫能力幾乎全部喪失 |
B、艾滋病患者往往直接死于病原體感染或癌癥 |
C、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
D、HIV剛侵入人體后,免疫系統(tǒng)可以摧毀大多數(shù)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19世紀末,歐文頓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實驗,最終推測膜上含有蛋白質(zhì) |
B、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抽提出蛙紅細胞內(nèi)所有脂質(zhì),最終確定膜上的磷脂為雙層 |
C、1959年,羅伯特森獲得細胞膜“暗-亮-暗”的電鏡照片,認為蛋白質(zhì)分布于膜兩側 |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認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質(zhì)都是運動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