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控制哺乳動物的性別對于畜牧生產(chǎn)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分離精子技術(shù)是有效的性別控制方法.例如:牛的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出4%左右,利用這一差異人們借助特殊儀器將它們分離開來,再通過胚胎工程技術(shù)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別的試管牛(如圖所示).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關(guān)問題:
(1)試管動物技術(shù)通常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yǎng)發(fā)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jīng)胚胎移植產(chǎn)生后代的技術(shù).
(2)圖中過程①通常采用體外受精 技術(shù).在這個過程中獲能 的精子與卵子相遇時,首先發(fā)生頂體反應釋放出有關(guān)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細胞之間的物質(zhì).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應有透明帶反應  和卵黃膜的封閉作用.
(3)胚胎移植時,受體應處于適合的生理狀況,此時可利用激素對受體進行同期發(fā)情 處理;此外,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上不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這為胚胎在受體內(nèi)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為了確保得到所需性別的試管牛,可通過DNA分子雜交技術(shù)(利用基因探針鑒定),分析胚胎細胞的染色體組型技術(shù)對移植前的胚胎進行性別鑒定.

分析 圖示為試管牛培育過程圖,牛的精子分離出含Y染色體的精子和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jié)合形成受精卵,因此①表示體外受精過程,接著經(jīng)過早期胚胎培養(yǎng)過程和胚胎移植形成試管牛.

解答 解:(1)試管動物技術(shù)通常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培養(yǎng)發(fā)育為早期胚胎,再進行胚胎移植產(chǎn)生后代的技術(shù).
(2)圖中過程①通常采用體外受精技術(shù).獲能的精子與卵子相遇時,首先發(fā)生頂體反應釋放頂體酶直接溶解卵丘細胞之間的物質(zhì).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應有透明帶反應和卵黃膜的封閉作用.
(3)胚胎移植要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使供、受體的子宮所處的生理環(huán)境一致;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上不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為胚胎在受體內(nèi)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對移植前的胚胎進行性別鑒定,可用DNA分子雜交技術(shù)(利用基因探針鑒定)或分析胚胎細胞的染色體組型.
故答案為:
(1)成熟
(2)體外受精    獲能     頂體       透明帶反應和卵黃膜的封閉作用
(3)同期發(fā)情      免疫排斥
(4)DNA分子雜交技術(shù)(利用基因探針鑒定),分析胚胎細胞的染色體組型

點評 本題結(jié)合試管牛培育過程圖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關(guān)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體外受精技術(shù)的過程,明確試管牛是有性生殖的產(chǎn)物;識記核移植技術(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xiàn)有兩個非常大的某昆蟲種群,個體間隨機交配,沒有遷入和遷出,無突變,自然選擇對A和a基因控制的性狀沒有作用。種群1的A基因頻率為80%,a基因頻率為20%;種群2的A基因頻率為60%,a基因頻率為40%。假設這兩個種群大小相等,地理隔離不再存在,兩個種群完全合并為一個可隨機交配的種群,則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是( )

A、75% B、50% C、42% D、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A表示某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核內(nèi)DNA含量的變化過程,圖B為有絲分裂某時期圖象,仔細分析圖中曲線變化和圖象特點,回答問題.
(1)圖B中有8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0條染色單體.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
(2)圖B表示的分裂時期相當于圖A中cd段,圖中m所在位置哪種細胞器較多?線粒體.①和②兩條染色體是經(jīng)過DNA復制和著絲點的分裂所形成的.
(3)現(xiàn)要觀察該生物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形態(tài),應選擇圖A中b~c段.
(4)上述細胞分裂全過程中,參加分裂的細胞器除(2)題中提到的外還有核糖體 中心體.
(5)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diào)控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防止細胞異常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草原上生活著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無角,通常情況下這種鹿的雌雄個體分群活動(生殖季節(jié)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應”假說解釋這種同性聚群現(xiàn)象,即一群形態(tài)相同的食草動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風險.回答下列問題:
(1)該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屬于一個(填“一個”或“兩個”)種群.
(2)草、鹿、兔、狼、狐等動植物和土壤中的全部微生物共同形成一個群落
(填“種群”、“群落”或“生態(tài)系統(tǒng)”).
(3)為探究“鹿角效應”假說是否成立,某同學用狗(能將拋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來)、項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組實驗:甲組同時向流水池中拋出2個相同的項圈,乙組同時拋出2個相同的棍棒,丙組則同時拋出1個項圈和1個棍棒.記錄每次拋出后狗叼回第一個漂浮物的時間(實驗重復3次).若丙組平均時間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兩組,則實驗結(jié)果支持該假說.測試時要求甲、乙、丙三組拋出項圈或棍棒的距離相同(填“相同”或“不同”).本實驗中項圈或棍棒相當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人體體溫調(diào)節(jié)部分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是下丘腦.
(2)皮膚冷覺感受器變到寒冷的刺激,產(chǎn)生的興奮傳到大腦皮層形成冷覺.
(3)圖中激素B的名稱是促甲狀腺激素,激素A、B、C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體現(xiàn)了激素分泌的分級調(diào)節(jié)和反饋調(diào)節(jié).
(4)圖中皮膚受到寒冷剌激后,汗腺分泌會減皮膚毛細血管會收縮,從而
減少散熱,同時,C、D等激紊分泌會增加,細胞代謝加快,產(chǎn)熱增加,這一系列變化是神經(jīng)-體液調(diào)節(jié)的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guān)三幅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圖1bc段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表示的時期不同
B.圖1中ab段上升的原因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是相同的
C.圖3中a曲線表示小鼠,b曲線表示青蛙
D.圖2中若B點為莖背光側(cè)的生長素濃度,則C點不可能為莖向光側(cè)的生長素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決定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  )
A.垂直結(jié)構(gòu)B.出生率和死亡率C.性別比例D.年齡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將小球藻細胞打碎,離心獲得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離體葉綠體,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中離體的葉綠體能合成糖類,碳酸氫鈉所起的作用是提供CO2
(2)若要使實驗B中離體葉綠體內(nèi)的糖類合成速度明顯加快,在光照和CO2條件不變在適宜的情況下,可考慮采用適當提高溫度的方法.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條件不變,則短時間內(nèi)葉綠體中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將會變大(變大、變小).
(3)若要使實驗C中離體葉綠體產(chǎn)生糖類,錐形瓶內(nèi)應加入[H] 和ATP,用于光合用的暗反應階段,并經(jīng)過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等一系列變化,形成糖類.
(4)光合作用的過程是十分復雜的,可用化學反應式來概括,其反應式為CO2 +H2O$→_{葉綠體}^{光能}$(CH2O)+O2
(5)科學家魯賓和卡門以小球藻為實驗材料,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最終證合作用釋放的O2來自于H2O;科學家卡爾文用14C標記CO2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爾文循環(huán)途徑.以上科學家在實驗中都使用了同位素標記法技術(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從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取1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為AA、Aa和aa的個體分別是30個、50個和20個,A基因的頻率為( 。
A.80%B.55%C.30%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