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有機磷農藥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蟲害的含磷有機化合物,廣泛應用于農業(yè)生產中,有時會造成瓜果蔬菜等食 品農藥殘留超標,不少品種對人、畜的毒性很強,人誤食后如不及時醫(yī)治就會危及生命,某班同學欲從土壤中分離高效降解有機磷農藥的微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獲得能降解有機磷農藥的微生物菌種,可在被有機磷農藥污染的土壤中取樣,并在含有碳源、氮源及水和無機鹽等的選擇培養(yǎng)基上添加有機磷農藥進行選擇培養(yǎng).
(2)將獲得的3種待選微生物菌種甲、乙、丙分別接種在1L含20mg有機磷農藥的相同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培 養(yǎng)液中其他營養(yǎng)物質充裕、條件適宜),觀察實驗開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長所用的時間,甲、乙、丙分別為32小時、45小時、16小時,則應選擇微生物(填“甲”“乙”或“丙”)作為菌種進行后續(xù)培養(yǎng),理由是微生物丙分解有機磷農藥的能力比甲、乙強.
(3)制備固體培養(yǎng)基的基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分裝→加棉塞→包扎→倒平板.
(4)若要測定培養(yǎng)液中選定菌種的菌體數(shù),既可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直接計數(shù),也可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tǒng)計活菌數(shù)目.

分析 1、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構成:
①各種培養(yǎng)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
②不同培養(yǎng)基還要滿足不同微生物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
2、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其基本過程為計算、稱量、溶化、調pH、滅菌、倒平板五個步驟.

解答 解:(1)培養(yǎng)基的主要成分為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為了獲得能降解有機磷農藥的微生物菌種,可在被有機磷農藥污染的土壤中取樣,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上添加有機磷農藥進行選擇培養(yǎng).
(2)根據(jù)題意可知,甲、乙、丙分別為32小時、45小時、16小時,說明微生物丙分解有機磷農藥的能力比甲、乙強,因此應選擇微生物丙作為菌種進行后續(xù)培養(yǎng).
(3)制備固體培養(yǎng)基的基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分裝→加棉塞→包扎→倒平板.
(4)若要測定培養(yǎng)液中選定菌種的菌體數(shù),既可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直接計數(shù),也可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tǒng)計活菌數(shù)目.
故答案為:
(1)水和無機鹽     有機磷農藥
(2)丙    微生物丙分解有機磷農藥的能力比甲、乙強
(3)稱量      
(4)血細胞計數(shù)板     稀釋涂布平板

點評 本題考查了微生物分離與培養(yǎng)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培養(yǎng)基的成分和培養(yǎng)條件,掌握微生物分離與純化的方法與步驟,再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是人體內生命活動調節(jié)機制的模型,請回答相關問題:

(1)若該圖表示人體的神經(jīng)調節(jié),則在該模型上完成的過程稱反射,其中E結構由傳出神經(jīng)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構成.模型中能對信號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結構是圖中的C結構(填圖中字母).
(2)若該圖表示人體水鹽調節(jié),且A、B、C、E為結構,D為物質.其中C代表垂體,則D代表抗利尿激素.從人吃的食物過咸時開始,到E結構做出反應為止,整個過程稱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與酶不同,D物質起作用后,將被滅活,因此需不斷的產生.
(3)若該圖表示體液免疫中的部分過程,A、C、E均代表細胞,則促使C細胞開始增殖和分化的B物質包括抗原和淋巴因子.A細胞最可能是T淋巴細胞.若有經(jīng)處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細胞,最終E細胞能分泌與該抗原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此過程還會形成記憶B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電鏡下觀察小腸上皮細胞,發(fā)現(xiàn)細胞膜上有許多種不同的膜蛋白,如:與Na+和葡萄糖轉運有關的膜蛋白A、與細胞粘著性有關的膜蛋白B、能與某種激素發(fā)生結合的膜蛋白C、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等,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膜蛋白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導致四種膜蛋白分子結構差異的根本原因是轉錄的mRNA不同(轉錄的DNA基因不同);
(2)膜蛋白D的特性是高效性、專一性(寫出兩點即可),膜蛋白C不能(填“能”或“不能”)與促甲狀腺激素相結合;
(3)發(fā)生癌變的小腸上皮細胞的膜蛋白B(填“A”或“B”或“C”或“D”)減少,將發(fā)生癌變的小腸上皮細胞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移至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不同間隔時間取樣,檢測到被標記的癌細胞比例減少,出現(xiàn)上述結果的原因是依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特點,移到普通培養(yǎng)基的被標記細胞,(第1次增殖的結果是標記細胞仍占100%),隨著細胞增殖次數(shù)的增加,不被標記的細胞開始出現(xiàn)并不斷增多,故被標記細胞比例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少數(shù)人吃了蝦后出現(xiàn)過敏反應癥狀,輕度的引起蕁麻疹,重度的甚至導致休克、死亡等.以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遺傳物質是決定吃蝦引起過敏反應的根本原因
B.吃蝦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和記憶性
C.機體初次接觸蝦蛋白后,活化的漿細胞分泌抗體
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蝦蛋白后會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假設某棄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成,田鼠動物種群的K值為1000只,回答下列問題:
(1)棄耕地上進行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用標志重捕法可以調查田鼠種群密度,理論上當田鼠種群數(shù)量為500時,種群增長速度最快.
(2)生態(tài)學家對此食物鏈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表,單位是J/(hm2•a).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陽能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2.44×1072.44×1072.25×1072.18×107
能量從田鼠傳遞到鼬的效率是3%.
(3)若鼬的數(shù)量增加,則一段時間后,植物的數(shù)量也增加,其原因是由于田鼠以植物為食,鼬的數(shù)量增加導致田鼠的數(shù)量減少,從而導致植物的數(shù)量增加.
(4)棄耕地周圍建立的工廠引起的長期酸雨,導致部分生物死亡,會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因一種環(huán)境溫度的驟降,某育種工作者選取的高莖(DD)豌豆植株與矮莖(dd)豌豆植株雜交,F(xiàn)1全為高莖;但是其中有一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出現(xiàn)了高莖:矮莖=35:1的性狀分離比.下列與此F1植株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F1植株的基因型是DDdd
B.該F1植株產生的含顯性基因、隱性基因的配子的比例分別為$\frac{5}{6}$、$\frac{1}{6}$
C.該F1植株自交,產生的F2基因型有5種,其比例為1:8:18:8:1
D.可選擇表現(xiàn)型為矮莖的豌豆對該F1植株進行異花授粉,以確定F1的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某棄耕大豆田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組成,某生態(tài)學家通過調查得知,田鼠種群密度為80只/hm2.調查時,他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標記40田鼠,第二次捕獲30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棄耕地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者主要為植物,次級消費者為鼬
B.棄耕農田里發(fā)生初生演替,和棄耕前相比該棄耕地群落結構發(fā)生了改變
C.該生態(tài)學家第二次捕獲的田鼠中,有標記的田鼠有20只
D.若標記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則估算的種群密度大于80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

C.脂肪只存在于動物的脂肪細胞中,而其它部位和植物細胞中沒有

D.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參與人體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下)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發(fā)生非特異性免疫的結構主要是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等,發(fā)生特異性免疫的結構是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

B.非特異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圍廣;特異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圍小,針對性強

C.青霉素能殺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殺菌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D.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