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第十一年 | |
A種群 | 5678 | 4321 | 78 | 46 | 10 |
B種群 | 0 | 380 | 3360 | 4576 | 6528 |
食物組成 | |
物種甲 | 全來自植物 |
物種乙 | $\frac{4}{5}$來自植物,$\frac{1}{5}$來自甲 |
物種丙 | $\frac{1}{2}$來自甲,$\frac{1}{2}$來自乙 |
物種丁 | $\frac{2}{3}$來自乙,$\frac{1}{3}$來自丙 |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A種群的數(shù)量在逐漸減少,第二年、第五年和第八年分別為4321、78和46;B種群的數(shù)量在逐漸增多,第二年、第五年和第八年分別為380、3360和4576.根據(jù)A、B兩種群在8年時間內的數(shù)量變化規(guī)律可知,A種群逐漸被B種群替代,說明兩者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
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受環(huán)境、種內關系、種間關系和資源的限制.決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內部因素(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外界因素中以人的作用最為明顯.從進化的角度看,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因.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分析圖表,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解答 解:(1)樣方法適用于植物的種群密度的調查,調查時應該隨機取樣,樣方數(shù)量盡量多,即樣本量足夠大.根據(jù)對兩種植物種群密度的調查,可以判斷A種群與B種群之間存在的競爭關系可能是導致A種群密度變化的重要因素.在調查期間B種群的種群密度逐年增多,說明其年齡組成最可能為增長型,從表中數(shù)據(jù)變化來看,造成B種群數(shù)量變化可能的原因是條件適宜、沒有天敵等.
(2)由于A種群是生產者,所以A種群逐漸減少,甚至可能滅絕的情況,給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響是以A種群為食物的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減少,最終可能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減弱,抵抗力穩(wěn)定性下降.
(3)根據(jù)圖表分析,物種丁的食物來源是乙和丙,物種丙的食物來源是甲和乙,物種乙的食物來源是植物和甲,而物種甲的食物來源全是植物,所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可能的食物網為:
.
(4)根據(jù)食物網中的食物關系,該食物網中含有5條食物鏈.若物種乙增加100kg,則至少消耗植物100×$\frac{1}{5}$÷20%÷20%+100×$\frac{4}{5}$÷20%=900kg.
故答案為:
(1)樣方 競爭 增長型 條件適宜、沒有天敵等
(2)以A種群為食物的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減少 抵抗力
(3)
(4)5 900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規(guī)律、種間關系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體變異,它與二倍體西瓜屬于同一物種 | |
B. | 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均有可能發(fā)生 | |
C. | 基因重組導致雜合子Aa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產生新的基因 | |
D. |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均可引起DNA堿基序列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 | |
B. | 在農業(yè)生產中,利用信息傳遞既可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也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 |
C. |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都是由生物發(fā)出并且相互傳遞而發(fā)揮其作用的 | |
D. |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物質和信息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赤霉素和生長素都能促進生長速率慢的矮生豌豆生長,但赤霉素的效果更佳 | |
B. |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生長速率的突變體和噴施的試劑種類 | |
C. | 圖中③組的作用是對照,經過赤霉素處理產生的變異不能遺傳 | |
D. | 要研究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選生長速率為lg2.0 毫米/7天的突變體更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現(xiàn)象 | B. | 子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比為3:1 | ||
C. | 產生配子時,非等位基因彼此分離 | D. | 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彼此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