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各項中能表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的是( 。
A.鰱魚、鳙魚生活在水上層,草魚在中下層,青魚生活在底層
B.池塘群落中的動物在底層生活,植物在上層生活
C.竹林中,竹子有高有矮
D.生活于池塘中的蘆葦高矮呈現(xiàn)參差不齊

分析 1、群落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shù)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植物主要受陽光的影響,動物主要受食物和棲息空間的影響.
2、群落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

解答 解:A、鰱魚、鳙魚生活在水上層,草魚在中下層,青魚生活在底層,這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A正確;
B、池塘群落中的動物在底層生活,植物在上層生活,這是受陽光和食物的影響,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B正確;
C、竹林中,竹子有高有矮,若這些竹子屬于同一個物種,則該結構屬于種群的特征,不屬于群落特征,C錯誤;
D、生活于池塘中的蘆葦,也可能是同一個物種,則該結構屬于種群的特征,不屬于群落特征,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考查群落結構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我國南方某地環(huán)保部門向遭受嚴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螄等底棲動物來修復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右圖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修復后的部分生物的營養(yǎng)關系,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在修復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時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機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還有利于植物對無機鹽的充分吸收,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修復后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其群落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
(2)調查野鴨的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當螺螄數(shù)量增加時,草魚和羅非魚數(shù)量也會增多,這樣,螺螄種群的增長就會受到抑制.這是生物群落內部負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
(3)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棲動物的數(shù)量有所增加,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結果.沉水植物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吸引浮游動物棲息在其葉表面,從而撫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動物群落.浮游動物能夠大量捕食浮游藻類,也間接地控制了藻類的數(shù)量.這體現(xiàn)出信息傳遞的作用是能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4)該修復工程可將有機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是因為物質循環(huán)再生.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一個集污水凈化、休閑、養(yǎng)魚為一體的新型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主要目的是設法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小麥進行雜交,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非同源染色體上,F(xiàn)2中表現(xiàn)型和親本不同的比例( 。
A.$\frac{5}{8}$B.$\frac{3}{8}$C.$\frac{13}{16}$D.$\frac{23}{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情況有上升,下降,波動和滅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現(xiàn)有三粒基因型為Aa的二倍體植株的種子,其中正常株高植株(A)對矮生株高植株(a)為顯性,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這三粒正在萌發(fā)的種子后,分別得到基因型為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形成過程中,秋水仙素起作用的時期是有絲分裂后期
B.將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與基因型為aa的植株雜交,理論上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a:Aaa:aaa=1:2:1
C.AAaa與AA雜交后代不可育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同源染色體無法正常聯(lián)會
D.若已知在未用秋水仙素處理前,該二倍體植株的體細胞中含20條染色體,將題干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的花粉授給基因型為AA的植株,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不分離,產生的雌配子染色體數(shù)目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棄耕農田演變過程中,相關變化趨勢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用X射線處理某動物細胞,其結果是( 。
①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可能會減少  ②可能會刺激細胞產生自由基
③細胞中的蛋白質活性可能下降  ④若該細胞死亡,則屬于凋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曲沃中學校高三10月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發(fā)生了改變。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

B.a點時葉肉細胞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

C.其他條件適宜,當植物缺Mg時,b點向左移動

D.b點表示植物有機物的積累量和消耗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摸底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馬鈴薯是世界上僅次于小麥、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目前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由馬鈴薯Y病毒(PVY)等引起的病毒性退化導致世界馬鈴薯產量每年至少減產20%。研究表明,表達病毒外殼蛋白基因(PVY-CP)的轉基因馬鈴薯能顯著延緩病害癥狀的發(fā)展和危害程度。目前,該轉基因抗病毒馬鈴薯已經在云南試種成功。請回答下列問題

(1)PVY-CP在基因工程中稱為___________。在基因表達載體中,除了要有PVY-CP外,還必須有啟動子、終止子和____________。將PVY-CP導入馬鈴薯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取40株轉基因馬鈴薯作為實驗組,另取40株 作為對照組,種植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接種 ,觀察發(fā)病情況,以確定轉基因馬鈴薯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3)成功獲得抗PVY馬鈴薯后,可采用植物細胞工程進行大批量繁育,其理論依據(jù)是 ;一些分化的馬鈴薯細胞,經過激素的誘導,可以 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細胞,進而形成__________,再進一步培養(yǎng)成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