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2、4、3 | B. | 4、2、1、3 | C. | 2、1、4、3 | D. | 2、1、3、4 |
分析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研究者: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③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zhì)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⑤實驗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⑥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zhì).
解答 解: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所以該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為2、1、4、3.
故選:C.
點評 本題知識點單一,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及合理的解釋等,要求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精細胞和卵原細胞都是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 | |
B. | 初級精母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都是均等分裂的,而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不均等分裂 | |
C. | 精細胞變形形成精子,而卵細胞無變形過程 | |
D. | 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有極體產(chǎn)生,而在精子形成過程中無極體產(chǎn)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英國科學家摩爾根利用果蠅為實驗材料,證實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為現(xiàn)代遺傳學奠定了細胞學基礎 | |
B. | 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為實驗材料,利用同位素標記法,通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 |
C. | 1953年,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模型構建法),之后不久,又發(fā)表了另一篇論文,提出了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假說 | |
D. | 1957年克里克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guī)律,提出中心法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二上開學考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小麥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小麥雜交,子代中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占
A.1/16 B.1/8
C.1/4 D.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