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圍繞培育四倍體草莓進行研究。實驗中,每個實驗組選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它們的幼芽,得到下圖所示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進而誘導形成單倍體

B.自變量是秋水仙素的濃度和處理的時間,故各組草莓幼苗應數(shù)量相等,長勢相近

C.由實驗結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

D.判斷是否培育出四倍體草莓的最簡便方法是讓四倍體草莓結出的果實與二倍體草莓結出的果實比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1是生物膜的結構模型示意圖,圖2表示某種分子跨膜運輸?shù)倪^程圖解.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認為,圖中[②]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圖1中與細胞識別有關的結構是[①]糖蛋白;葉綠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中均具有生物膜結構,但它們的具體功能卻有很大的區(qū)別,究其原因是由于[③]蛋白質不同所致.
(3)圖2中物質運輸?shù)姆绞绞侵鲃舆\輸,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是:逆濃度梯度,需要載體和能量.
(4)大部分酶的主要成分是[③]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為碳元素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循環(huán)的模式圖,圖中“圓圈”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成分,“箭頭”表示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③為分解者,4 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庫.
(2)6為光合作用,7為呼吸作用.
(3)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鏈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營養(yǎng)級是生產(chǎn)者.碳在生物圈主要以CO2形式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抗凝血酶Ⅲ蛋白是一種血漿糖蛋白,臨床上主要用于血液性疾病的治療.下圖為培育轉基因奶牛獲得抗凝血酶Ⅲ蛋白的流程.回答問題:

(1)已知抗凝血酶Ⅲ蛋白基因的堿基對序列,獲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取或利用PCR技術擴增,擴增抗凝血酶Ⅲ蛋白基因經(jīng)常采用PCR技術技術.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所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連接酶.
(2)過程①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該過程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選擇受精卵作為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的主要原因是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過程②包括早期胚胎培養(yǎng)(或“動物細胞培養(yǎng)”) 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可用
胚胎分割技術獲得多只與該轉基因奶牛遺傳物質相同的牛犢.
(3)對胚胎進行分割移植時,胚胎應發(fā)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階段.胚胎在受體內存活的原因,可能是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上不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對受體動物的處理是用促性腺激素對受體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
(4)若要檢測牛奶中是否含有抗凝血酶Ⅲ蛋白,可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5)如果檢測發(fā)現(xiàn)抗凝血酶Ⅲ蛋白基因被導入了受精卵,但卻沒有檢測到抗凝血酶Ⅲ蛋白的存在,那應該考慮分別位于目的基因首端和端的啟動子和終止子沒有設計好,應從這方面考慮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圖是蝗蟲細胞中同源染色體(A1和A2)的配對情況.下列關于此種變異判斷錯誤的是( 。
A.對蝗蟲很可能是不利的B.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
C.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D.是染色體片段增加或缺失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對有關圖示概念的分析,正確的是(  )
A.①②③所示的方式都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
B.大分子和顆粒物以②和③的方式進入細胞
C.腌制蜜餞時蔗糖以①和②的方式進入細胞
D.②和③所示的方式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科研人員對某島嶼連續(xù)兩年社鼠種群的數(shù)量和性比(♀:♂)進行研究,結果如圖,據(jù)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決定該島嶼社鼠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標志重捕法獲取該島嶼社鼠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數(shù)據(jù)
C.社鼠雌性個體在秋冬季環(huán)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個體
D.社鼠種群密度較低時較高性比(♀:♂)利于種群密度恢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研究油菜素內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長中對生長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員以擬南芥為材料進行了如下實驗。
(1)BR作為植物激素,與IAA共同____    ___植物的生長發(fā)育。
(2)科研人員在黑暗條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變體擬南芥幼苗進行實驗,三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兩組不施加,測定0~14 h內三組幼苗胚軸和主根的彎曲度,結果如下圖所示。

①上述實驗均在黑暗條件下進行,目的是_____       __
②由實驗結果可知,主根和胚軸彎曲的方向______    __。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軸、主根在________h時就可達到最大彎曲度,BR合成缺陷突變體的最大彎曲度形成的時間較其他兩組_____  __,說明_______  __
(3)IAA 可引起G酶基因表達,G酶可催化無色底物生成藍色產(chǎn)物?蒲腥藛T將轉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變體植株主根用含有無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時間 后,觀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藍色產(chǎn)物分布于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而BR合成缺陷突變體植株主根的藍色產(chǎn)物僅分布于_________,說明BR影響IAA的分布,推測BR能夠促進IAA的___________。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側和遠地側IAA濃度不同,________側細胞伸長較快,根向地生長。
(4)為驗證上述推測,可進一步檢測并比較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變體植株主根細胞中_________(填“IAA合成基因”或“IAA極性運輸載體基因”)的表達量,若檢測結果是野生型植株主根細胞中該基因表達量_____BR合成缺陷突變體,則支持上述推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稻根尖細胞呼吸過程中,若單位時間內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一定是

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強度大于無氧呼吸強度

C.只進行無氧呼吸

D.出現(xiàn)了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