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為某動物細胞處于某種分裂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該細胞叫做( 。
A.次級精母細胞B.初級精母細胞C.精原細胞D.精細胞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沒有分裂,散亂地分布在細胞中,所以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

解答 解:A、由于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所以該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A正確;
B、初級精母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應含有同源染色體,B錯誤;
C、精原細胞中應含有同源染色體,C錯誤;
D、精細胞中染色體已減半,且應不含染色單體,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B.每種生物都有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
C.池塘中的水、陽光等也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部分
D.森林里的鳥屬于種群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用蛋白酶去除大腸桿菌核糖體的蛋白質(zhì),處理后的核糖體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由此可推測核糖體中能催化該反應的物質(zhì)是( 。
A.蛋白酶B.淀粉酶C.RNAD.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DNA復制過程所需要的原料是(  )
A.脫氧核苷酸B.氨基酸C.葡萄糖D.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甲圖表示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的部分結構,①~⑥表示物質(zhì);乙圖表示該植物葉片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逐漸增強的變化曲線,S1、S2、S3分別表示所屬范圍的面積;丙圖表示在恒溫密閉玻璃溫室內(nèi),連續(xù)48小時測定室內(nèi)CO2濃度及植物CO2的吸收速率.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葉綠體中的色素分布于類囊體(基粒)膜上.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時,為保護色素,要加入的化學藥CaCO3,其中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2)甲圖中,在供給植物CO2后的60秒內(nèi),相隔不同時間取樣,殺死細胞并分析細胞代謝產(chǎn)物,發(fā)現(xiàn)7秒后的代謝產(chǎn)物多達12種,而5秒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物主要是一種物質(zhì),該物質(zhì)最可能是②(填圖中序號).
(3)若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tài):則甲圖中①→②→①的循環(huán)不能(填“能”或“不能”)進行,原因是沒有光反應提供的ATP與[H],暗反應不能進行.
(4)當光照強度處于乙圖中的D點時,甲圖中⑥的去向是擴散到線粒體和外界.
(5)乙圖中0~D間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量為S1+S3,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S2-S1.(用S1、S2、S3表示)
(6)丙圖中植物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相等的時間點有4個,葉綠體吸收CO2速率最大的時刻是第36小時,前24小時比后24小時的平均光照強度弱.
(7)如果使用相同強度綠光進行實驗,丙圖中c點的位置將上移(填“上移”“下移”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為人體反射弧模式圖,據(jù)圖回答.
(1)圖中所畫人體反射弧由1、2、3、4、5五個部分組成,其中能產(chǎn)生興奮,并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結構是[3]神經(jīng)中樞.([?]中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填名稱)
(2)神經(jīng)纖維在未受刺激時,細胞膜的內(nèi)外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nèi)負;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是以電信號形式傳導的.
(3)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是通過突觸(填結構名稱)來傳遞的,而且興奮傳遞的方向只能是單方向的.
(4)人的渴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來分析,下列敘述中屬于群落的是( 。
A.一個池塘中生活著所有的魚
B.被污染后培養(yǎng)基上的大腸桿菌等細菌和真菌
C.培養(yǎng)皿中的大腸桿菌的一個菌落
D.一棵枯樹及在枯樹上生活著的螞蟻、蘑菇和苔蘚等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Ca2+參與下突觸小泡才能與突觸前膜融合.下列有關突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瞬間增大突觸前膜對組織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觸后膜持續(xù)興奮
B.突觸間隙的Ca2+濃度和遞質(zhì)的數(shù)量變化過大會影響到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C.遞質(zhì)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進入細胞內(nèi),引起突觸后膜興奮或抑制
D.同一個體不同突觸的遞質(zhì)受體種類有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有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湖北省武漢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的A、B、C表示3個自然條件有差異的地區(qū),地區(qū)間的黑粗線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離。A地區(qū)某些個體由于機會開始分布到B、C地區(qū),并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③中的甲、乙、丙分別表示3個種群。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過程說明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B.乙、丙兩個種群能進行基因交流,因為他們的基因庫差異不大

C.甲、丙兩個種群存在地理隔離,但兩種群的基因頻率相同

D.若丙種群中BB個體占81%,Bb個體占18%,bb個體占1%,則B基因頻率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