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圖A中的曲線表示三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fā)育階段的發(fā)病風險;圖B是甲。ˋ-a)和乙。˙-b)的遺傳系譜圖,均為單基因遺傳病,其中乙病為伴性遺傳。埛治龌卮鹣铝袉栴}:

(1)圖A中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顯著特點是大多數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致死的,所以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出生率較低.
(2)圖B中甲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屬于伴X隱性遺傳。
(3)Ⅱ-5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Ⅲ-12的致病基因來自于Ⅱ-7.
(4)假如Ⅲ-9和Ⅲ-12結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frac{2}{3}$,不患病的概率是$\frac{7}{14}$.

分析 從圖A曲線可知看出,多基因遺傳病的顯著特點成年人發(fā)病風險顯著增加(或隨著成年人年齡增加發(fā)病人數急劇上升),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多數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兒在出生前就死亡了,遺傳病的發(fā)病率通常采用單基因遺傳病調查.
分析B圖:圖中3號和4號患甲病,出生正常的女兒8號,故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1號和2號都不患乙病,生患乙病的兒子6號,已知乙病為伴性遺傳病,故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據此作答.

解答 解:(1)大多數染色體變異遺傳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兒在出生前就死亡了,因此染色體異常遺傳病風險在出生后明顯低于胎兒期.
(2)首先確定遺傳病類型:由Ⅱ3、Ⅱ4,有中生無,知甲病為顯性,由Ⅱ4、Ⅲ10患病不一致,知甲病不是伴X顯,而是常染色體顯性;由Ⅱ3、Ⅱ4,無中生有,知乙病為隱性,由已知假設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攜帶者,知乙病是伴X隱性遺傳。
(3)接著確定Ⅱ5與Ⅲ12基因型:不患甲病,故為aa,由Ⅰ1、Ⅰ2無乙病,Ⅱ6患乙病,故Ⅰ1、Ⅰ2基因型為aaXBY、AaXBXb,所以Ⅱ5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Ⅲ12患乙病,由于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故他的致病基因來自于其母親Ⅱ7
(4.)由Ⅱ3、Ⅱ4基因型分別為AaXBY、AaXB_,故Ⅲ9為 $\frac{1}{3}$aaXBXB或 $\frac{2}{3}$aaXBXb,所以Ⅲ12基因型為 $\frac{1}{3}$aaXBY或 $\frac{2}{3}$aaXBY.
最后算概率:先看每對基因,分別算出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為 $\frac{1}{3}$+$\frac{2}{3}$×$\frac{1}{2}$=$\frac{2}{3}$,患乙病的概率為 $\frac{1}{8}$,所以不患病的概率=(1-$\frac{2}{3}$)×(1-$\frac{7}{8}$)=$\frac{7}{24}$.
故答案為:
(1)大多數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致死的,所以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出生率較低(2分)
(2)常染色體顯性  伴X隱性
(3)aaXBXB或aaXBXb Ⅱ-7
(4)$\frac{2}{3}$  $\frac{7}{14}$

點評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人類遺傳病及伴性遺傳,要求考生識記人類遺傳病的特點,能利用口訣,根據系譜圖判斷遺傳病的遺傳方式,進而判斷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同時能利用逐對分析法進行簡單的概率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屬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順序)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

C.線粒體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D.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安慶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種動物種群中,假如基因型AA占25%,Aa占50%,aa占25%。這三種基因型的個體在某一環(huán)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競爭能力:AA=Aa>aa,則在長期的選擇過程中,下列四圖中哪個圖能比較正確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間的比例變化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郎溪中學高一上學期直升部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細胞生物膜系統的部分組成在結構與功能上的聯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導蛋白質在甲與乙之間的運輸。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溶酶體起源于乙 (細胞器名稱)。除了圖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體還能夠分解 ,以保持細胞的功能穩(wěn)定。

(2)COPⅡ被膜小泡負責從甲 (細胞器名稱)向乙運輸“貨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質偶然摻入乙,則圖中的 可以幫助實現這些蛋白質的回收。

(3)而分泌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有氧呼吸的場所是 ;分泌蛋白在人體內被運輸到靶細胞時,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引起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 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圖中A~E為某種動物的細胞分裂圖象(體細胞染色體數目2N=4),請據圖分析回答:
 
(1)上述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的是BC.
(2)圖中含有四分體的細胞是A,該細胞中四分體的數目是2.
(3)若是雄性動物,其精子細胞的形成過程可用圖中的字母和箭頭表示為:A→D→B→C.
(4)圖中D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細胞中染色體與DNA數目之比是1:2.
(5)圖中E的子細胞名稱為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
(6)圖中D和E兩細胞內染色體行為可描述為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回答有關微生物的問題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胃,可用來發(fā)酵處理秸稈,提高秸稈的營養(yǎng)價值.為了增強發(fā)酵效果,研究人員從牛胃中篩選纖維素酶高產菌株,并對其降解纖維素能力進行了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操作必需在嚴格無菌條件下進行的是B
A.稱量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的各種成分     B.利用平板劃線法接種細菌
C.用酒精擦拭雙手           D.溶化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的各種成分
(2)按功能分,篩選該菌株時所用的培養(yǎng)基稱為選擇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中必須添加的成分有ACD等.
A.瓊脂B.葡萄糖C.硝酸銨D.纖維素
(3)此菌株在培養(yǎng)過程中能被利福平抑制,下列微生物中也能被利福平抑制的一組是ACFG
A.支原體   B.手口足病毒    C.自生固氮菌   D.小球藻
E.根霉      F.硝化細菌      G.產甲烷菌
(4)剛果紅可以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但并不與纖維素降解產物纖維二糖和葡萄糖發(fā)生這種反應.研究人員在剛果紅培養(yǎng)基平板上,篩到了幾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見圖).圖中降解圈大小與纖維素酶
的量與活性有關.圖中降解纖維素能力最強的菌株是① (填圖中序號).
(5)研究人員用篩選到的纖維素酶高產菌株J1和J4,在不同溫度和pH條件下進行發(fā)酵測得發(fā)酵液中酶活性的結果見圖,推測菌株J4更適合用于人工瘤胃發(fā)酵,理由是發(fā)酵過程會產熱和產酸,J4菌株在較高溫度和酸性環(huán)境下酶的活性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代表的是某種轉運RNA,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
A.此轉運RNA含有五種元素、兩種含氮堿基
B.該結構參與蛋白質合成中的翻譯過程
C.合成此轉運RNA的場所是核糖體
D.若與此轉運RNA上的反密碼子相對應的密碼子中的堿基發(fā)生改變,一定會引起蛋白質結構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1990 年,人類首次基因療法獲得成功.這例臨床患者是個4歲的女孩,因體內不能合成腺苷脫氨酶(ADA),缺乏正常的免疫能力,而導致先天性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病(SCID).治療首先從患者血液中獲得T細胞,在絕對無菌的環(huán)境里用逆轉錄病毒把ADA基因轉入T細胞,再在體外大量繁殖擴增.第一次治療將10億個這種帶正;虻腡細胞輸給病孩,以后每隔1~2 個月再輸1次,共輸了7次,患兒的免疫功能在治療后顯著好轉,這個女孩治療上的成功,標志著人類在治療遺傳性疾病方面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1)體外培養(yǎng)T細胞獲得成功,培養(yǎng)液中應加入氨基酸、葡萄糖、無機鹽、動物血清、維生素等成分(至少寫出四種成分).
(2)在T細胞增殖過程中,是否發(fā)生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不發(fā)生.為什么?因為T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
(3)在基因治療過程中,逆轉錄病毒的作用相當于基因工程操作工具中的運載體,此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ADA基因,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是T細胞.
(4)將轉基因T細胞多次輸回到患者體內后,患者免疫力趨于正常是由于其體內產生了腺苷脫氨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我國南方某地環(huán)保部門向遭受嚴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螄等底棲動物來修復該態(tài)系統.下圖為該生態(tài)系統修復后的部分生物的營養(yǎng)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修復該生態(tài)系統時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機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還有利于植物對無機鹽的充分吸收,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該生態(tài)系統修復后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其群落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
(2)調查野鴨的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當螺螄數量增加時,草魚和羅非魚數量也會增多,這樣,螺螄種群的增長就會受到抑制.這是生物群落內部負反饋條件的結果.
(3)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棲動物的數量有所增加,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結果.沉水植物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吸引浮游動物棲息在其葉表面,從而撫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動物群落.游動物能夠大量捕食浮游藻類,也間接地控制了藻類的數量.這體現出信息傳遞的作用是能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
(4)該修復工程可將有機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這主要符合生態(tài)工程的物質循環(huán)再生原理.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一個集污水凈化、休閑、養(yǎng)魚為一體的新型人工生態(tài)系統,其主要目的是設法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