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圖中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q代表某種化合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Ⅰ為動物細胞特有的儲能物質,則在植物細胞內,與物質Ⅰ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淀粉.
(2)觀察Ⅱ和Ⅲ在細胞中的分布時用鹽酸的作用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使染色質中DNA和蛋白質分離,有利于染色劑和DNA結合.
(3)物質q和膽固醇、維生素D都屬于固醇類物質.
(4)圖中Z是核糖核苷酸,II在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在細胞核中以外還可能分布在細胞質的葉綠體和線粒體中.
(5)Ⅳ中的肽鍵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呈紫色色.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Ⅰ是能源物質,因此Ⅰ在植物細胞是淀粉,在動物細胞是糖原,X是基本組成單位葡萄糖;Ⅱ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且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Ⅱ是DNA,Y是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Ⅲ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也是遺傳信息是攜帶者,Ⅲ是RNA,Z是基本組成單位核糖核苷酸;Ⅳ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Ⅳ是蛋白質,P是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

解答 解:(1)若Ⅰ為動物細胞特有的儲能物質(糖原),則在植物細胞內,與物質Ⅰ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淀粉.
(2)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用鹽酸的作用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使染色質中DNA和蛋白質分離,有利于染色劑和DNA結合.
(3)物質q(性激素)和膽固醇、維生素D都屬于固醇類物質.
(4)圖中Z是核糖核苷酸,II(DNA)在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在細胞核中以外還可能分布在細胞質的葉綠體和線粒體中.
(5)蛋白質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原理是在堿性環(huán)境中肽鍵與CuSO4會生成紫色沉淀.若加熱的過程中肽鍵斷裂,則與雙縮脲試劑不會發(fā)生紫色反應,若不斷裂則會發(fā)生紫色反應.
故實驗原理為:蛋白質中的肽鍵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預期結果為:AB試管均變紫色.
故答案為:
(1)淀粉
(2)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使染色質中DNA和蛋白質分離,有利于染色劑和DNA結合
(3)膽固醇  維生素D
(4)核糖核苷酸  葉綠體和線粒體
(5)雙縮脲試劑  紫色

點評 本題以概念圖的形式,考查組成細胞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和分析能力,解題的突破口是圖中有機物的功能和分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表示利用二倍體小鼠所做的實驗,相關分析合理的是(  )
A.過程①中存在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細胞分化
B.圖中囊胚的細胞基因型都相同
C.代孕母鼠需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
D.嵌合體幼鼠是四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濕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穩(wěn)定環(huán)境、物種保護及資源供應等功能.
(1)某濕地由淺水區(qū)向陸地方向依次生長著蘆葦、堿蓬、檉柳等,這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調查濕地中蘆葦的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
(2)圖中甲、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濕地中兩種生物當年的種群數量(Nt)和一年后的種群數量(Nt+1)之間的關系,直線P表示Nt+1=Nt.甲曲線上A、B、C三點中,表示種群數量增長的是B點;乙曲線上D、E、F三點中,表示種群數量相對穩(wěn)定的是F點;圖中各點中,種群年齡組成為衰退型的是C點;Nt小于a時,甲、乙兩條曲線中甲曲線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被破壞后,生物種類貧乏.要恢復其生物多樣性,在無機環(huán)境得到改善的基礎上,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首先應增加生產者的種類及數量.隨著生物多樣性和食物網的恢復,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為某同學畫的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模式圖,根據此圖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圖中出現了三處明顯的錯誤
B.被稱為有機物合成“車間”的結構是7
C.在細胞分裂過程中,7的活動會增強,合成結構8
D.用健那綠染色該細胞,3成藍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 。
A.同源染色體聯會B.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C.有紡錘體形成D.著絲點分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孟德爾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的理由及對豌豆進行異花授粉前的處理是( 。
①豌豆是閉花授粉植物;
②豌豆在自然狀態(tài)下是純種;
③用豌豆作實驗材料有直接經濟價值;
④各品種間具有一些穩(wěn)定的、差異較大而且容易區(qū)分的性狀;
⑤開花期完成去雄、授粉、套袋 
⑥花蕾期完成去雄、授粉、套袋.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養(yǎng)生物都是生產者,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
B.作為一條完整的食物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必須都要具備
C.每種動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只能處在一個營養(yǎng)級上
D.細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中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 1 表示細胞中三種化合物含量扇形圖,圖2表示有活性的細胞中元素含量柱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圖 1 表示正常細胞,則甲、乙兩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a
B.若圖 1 表示細胞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則甲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圖 2 中的 b
C.圖 2 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c,這與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關
D.若圖 1 表示正常細胞,則乙化合物具有多樣性,其必含的元素為 C、H、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是某生態(tài)農場生產流程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能量經過多級利用,實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的良性循環(huán)
B.由于食物鏈延長,能量逐級損耗,系統(tǒng)總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C.當蚯蚓利用食用菌雜屑并將其同化為自身的有機物時,能量就從第三營養(yǎng)級流入第四營養(yǎng)級
D.每一環(huán)節(jié)都獲得產品,循環(huán)利用了農業(yè)有機廢棄物,提高了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