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同源染色體分離 | B. | 同源染色體間片段交換 | ||
C. | 基因突變 | D. | 胞質(zhì)均等分裂 |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基因型為aaBb的次級卵母細胞分裂示意圖,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可能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
解答 解:A、圖示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在卵原細胞形成該細胞的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分離,A正確;
B、該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圖示細胞中,姐妹染色單體上含有等位基因B、b,說明在卵原細胞形成該細胞的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間片段的交換,B正確;
C、該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圖示細胞中含有基因A,說明基因A是基因突變形成的,C正確;
D、在卵原細胞形成該細胞的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jié)合細胞分裂圖,考查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guān)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示細胞的分裂方式、所處的時期及細胞名稱;能解釋細胞出現(xiàn)等位基因A和a的原因,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DNA | B. | DNA→RNA | C. | RNA→蛋白質(zhì) | D. | 蛋白質(zhì)→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洋蔥紫色液泡的大小變化可不用高倍鏡 | |
B. | 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 |
C. | 觀察線粒體最好用黑藻葉片做材料 | |
D. | 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時最好用斐林試劑來檢測實驗結(jié)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ADP分子中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
B.RNA聚合酶中含有多個肽鍵
C.質(zhì)粒中含有多個磷酸二酯鍵
D.tRNA分子中含有多個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受精作用及胚胎發(fā)育示意圖,a、b代表兩個發(fā)育時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過程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
B.②過程通過有絲分裂增殖
C.a(chǎn)時期可分離得到胚胎干細胞
D.①→④細胞分化程度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guān)于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用二苯胺試劑染色觀察DNA在細胞中的分布
B.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豆?jié){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質(zhì)
C.用蘇丹Ⅲ染液染色觀察花生子葉細胞中的油脂
D.用黑藻葉片制作裝片觀察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班研究“溫度對酶的活性影響”實驗時,兩個小組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實驗材料開展探究,第一組選擇淀粉酶水解淀粉進行實驗,第二組利用肝臟研磨液與Fe3+催化過氧化氫開展實驗,其結(jié)果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guān)分析不合理的是
A.兩小組同學都采用數(shù)學建模表示研究結(jié)果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無機催化劑高
C.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都反映了酶的最適宜溫度時產(chǎn)物積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D.兩小組實驗都反映了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細胞在某項生命活動前后幾分鐘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過程中最可能合成
A.血紅蛋白
B.糖原
C.唾液淀粉酶
D.參與需氧呼吸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