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肌細胞蛋白質合成的增加和細胞體積的增大為主要特征,受多對等位基因(A與a、B與b、…)的影響.
(1)A與a基因在結構上的區(qū)別是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基因突變可引起心肌蛋白結構改變而使人體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說明上述致病基因對性狀控制的方式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而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細胞后,心肌細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質,其根本原因是兩種激素引起了心肌細胞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甲狀腺激素作用的受體細胞是全身細胞,當其作用于下丘腦和垂體(器官)時,能抑制該器官分泌相關激素,使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下降,這樣的調節(jié)方式稱為負反饋調節(jié).

分析 不同基因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序列不同.甲狀腺激素的調節(jié)過程: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同時甲狀腺激素還能對下丘腦和垂體進行負反饋調節(jié).

解答 解:(1)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能轉錄的核苷酸序列,所以不同的基因區(qū)別在于核苷酸序列的不同,也就是堿基序列不同.由于基因突變后,合成的心肌蛋白結構改變而表現不同的性狀,而不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為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而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細胞后,心肌細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質,其根本原因是兩種激素引起了心肌細胞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甲狀腺激素作用的受體是全身細胞;甲狀腺激素的調節(jié)過程: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同時甲狀腺激素還能對下丘腦和垂體進行負反饋調節(jié).
故答案為:
(1)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而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兩種激素引起了心肌細胞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全身細胞    下丘腦和垂體   負反饋調節(jié)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DNA的結構、細胞分化、體液調節(jié)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哪項所示物質所含有的元素種類完全相同,且能同時存在于后面的細胞中( �。�
A.葡萄糖  麥芽糖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B.脫氧核糖核酸  磷脂  雞血細胞
C.唾液淀粉酶 核糖核酸 口腔上皮細胞
D.脂肪  糖原  花生子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將同一品種的小麥分別種在水肥條件不同的農田中,其株高等性狀表現出很大差異,這種差異來源于( �。�
A.染色體變異B.基因重組C.基因突變D.不可遺傳的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圖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發(fā)生甲→乙過程的細胞正處于G1
B.大腸桿菌的細胞核中也會發(fā)生上圖變化
C.丙→戊的過程中可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戊階段細胞的“赤道面”位置上細胞膜向內凹陷,形成環(huán)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將某一經3H標記DNA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不含3H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該細胞經過兩次連續(xù)分裂后形成4個大小相等的子細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 �。�
①若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N,則其DNA均含3H;
②若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為N,則其DNA均含3H;
③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含3H,則細胞分裂過程中會發(fā)生基因重組;
④若子細胞中有的染色體不含3H,則是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的結果;
⑤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染色體數可能為0.
A.1項B.2項C.3項D.4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對生物大分子合成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肌細胞在細胞核中合成mRNAB.噬菌體在細菌細胞核內合成DNA
C.葉肉細胞在葉綠體外膜上合成淀粉D.酵母菌在高爾基體中合成膜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在神經纖維上安裝一電位計,兩個電極都放置于神經細胞膜內側.當刺激A處后,檢測到的神經電位變化應是下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的貢獻在于發(fā)現了青蒿素對鼠瘧原蟲超微結構的影響,主要是對瘧原蟲膜系結構(食物泡膜、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的改變,此外對核內染色質也有一定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瘧原蟲獲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是胞吞,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這一功能特性
B.青蒿素會破壞瘧原蟲中心體的膜結構進而影響它的功能,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實現青蒿素的大規(guī)模生產
C.科學家發(fā)現的少數抗青蒿素的瘧原蟲是使用青蒿素后基因突變的結果
D.同位素標記法可用于研究青蒿素對瘧原蟲的起始作用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依據圖填空:

(1)圖中H表示的是光反應階段,C是【H】.
(2)圖中F是三碳化合物,I階段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