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回答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問題.
手足口病(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于嬰幼兒.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4、5、9、10、16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等均為此病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最為常見.
(1)微生物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必須有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構成的傳染鏈,這三個基本環(huán)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2)除了注意衛(wèi)生等措施外,還可以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若要制備腸道病毒疫苗,要將純化的該種病毒在
特定的活細胞中培養(yǎng)、增殖.收獲的病毒用滅活劑殺死或減毒后形成所需疫苗.
(3)為兒童接種疫苗后,可刺激其體內的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并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抗體的作用
是殺死病原體或促使巨噬細胞吞噬病原體,一般分布在體液中.
(4)該疫苗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腸道病毒抗原的穩(wěn)定性,但從材料中可知,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
病毒類型很多,柯薩奇病毒就有7種類型,說明該病毒易突變,這為疫苗的研制帶來很大的困難.
(5)如圖為人體體液免疫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C(多選)
A.圖中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M細胞均具有識別功能
B.吞噬細胞吞噬抗原屬于免疫的第一道防線
C.M細胞被同種抗原再次刺激時可增殖分化形成E細胞
D.E細胞可與靶細胞密切接觸而使其細胞膜通透性增大,導致靶細胞裂解
E.體液免疫不能對侵入人體血液的病毒發(fā)揮相應的作用.

分析 (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
(2)免疫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人人生來就有的,包括人體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線,對大多數(shù)病原體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chǎn)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有防御作用.

解答 解:(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huán)節(jié).
(2)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只能生活在活細胞內,所以培養(yǎng)病毒必須培養(yǎng)在活細胞內.
(3)病原體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會分泌抗體,抗體的主要作用是殺死病原體或促使巨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抗體分布廣泛,一般分布在體液中.
(4)疫苗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腸道病毒抗原的穩(wěn)定性,從材料中可知,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類型很多,柯薩奇病毒就有7種類型,說明該病毒易突變,產(chǎn)生不同的類型.
(5)A、圖中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和記憶細胞均具有識別功能,只有漿細胞沒有識別功能,A正確;
B、吞噬細胞吞噬抗原屬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線,B錯誤;
C、M細胞為記憶細胞,只有在再次接觸到相同抗原時才能增殖分化,C正確;
D、E細胞為B細胞分化而來的漿細胞,通過產(chǎn)生抗體發(fā)揮免疫效應,D錯誤;
E、體液免疫能對侵入人體血液的病毒發(fā)揮相應的作用,E錯誤.
故選:AC.
故答案為:(1)傳染源    傳播途徑
(2)活細胞
(3)殺死病原體或促使巨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體液(血漿/組織液/淋巴液)
(4)抗原(或衣殼蛋白)易突變
(5)A、C

點評 本題考查傳染病以及免疫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A.支原體、乳酸菌、 藍藻 B.發(fā)菜、酵母菌、藍藻

C.衣原體、大腸桿菌、變形蟲 D.衣藻、草履蟲、裸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上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不同的生物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同,其組成細胞的成分含量不同。在組成水母的各種化學成分中,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分別是

A.氧、水

B.碳、蛋白質

C.氧、蛋白質

D.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分別表示某二倍體雌性動物(2N=4)體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含量的關系以及細胞分裂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圖A中Ⅲ的數(shù)量關系對應于圖B中的乙
B.符合圖A中Ⅳ所示數(shù)量關系的某細胞名稱是次級卵母細胞
C.圖A中的數(shù)量關系由Ⅰ變化為Ⅱ的過程,細胞核內發(fā)生的分子水平的變化是DNA復制
D.圖A中a-c柱表示染色體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關于下列4項實驗,敘述不正確的是(  )
①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在細胞中的分布    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A.①②③的實驗材料都必須有細胞壁
B.用顯微鏡觀察時,②的細胞沒有活性
C.實驗③沒有酵母菌時不能用乳酸菌替換實驗材料
D.實驗④用PH=7的磷酸緩沖液,目的是保護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保證其有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某種植物的花色(白色、藍色、紫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說不正確的是(  )
A.該種植物中能開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
B.植株Ddrr與植株ddRR雜交.$\frac{1}{2}$后代中為藍花植株,$\frac{1}{2}$為紫花植株
C.植株DDrr與植株ddRr雜交,其后代全自交,白色植株占$\frac{5}{32}$
D.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frac{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物質運輸?shù)挠嘘P敘述,正確的是( 。
A.相對分子質量小的物質或離子都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內
B.囊泡運輸障礙時,可導致神經(jīng)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發(fā)生紊亂
C.主動運輸使膜內外物質濃度趨于一致,以利于細胞的正常代謝
D.大分子有機物要通過載體蛋白的轉運才能進入細胞內,且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雄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Z,雌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某種鳥(2N=80)的羽毛顏色由三種位于Z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如圖所示),D+控制灰紅色,D控制藍色,d控制巧克力色,D+對D和d顯性,D對d顯性.在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有關推論合理的是(  )
A.灰紅色雄鳥的基因型有4種
B.藍色個體間交配,F(xiàn)1中雌性個體都呈藍色
C.灰紅色雌鳥與藍色雄鳥交配,F(xiàn)1中出現(xiàn)灰紅色個體的概率是$\frac{1}{2}$
D.繪制該種鳥的基因組圖至少需要對42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測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系生物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隨機取樣
B.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時用標志重捕法
C.對酵母菌計數(shù)時,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滴滿血球計數(shù)板的計數(shù)室及四周邊緣,蓋上蓋玻片后鏡檢
D.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浸泡法處理時要求時間較長、溶液濃度較低,沾蘸法則正好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