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1466  121474  121480  121484  121490  121492  121496  121502  121504  121510  121516  121520  121522  121526  121532  121534  121540  121544  121546  121550  121552  121556  121558  121560  121561  121562  121564  121565  121566  121568  121570  121574  121576  121580  121582  121586  121592  121594  121600  121604  121606  121610  121616  121622  121624  121630  121634  121636  121642  121646  121652  121660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研究者發(fā)現(xiàn),小鼠舌頭上的某些味覺細胞和小腸上皮細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該蛋白能和脂肪結合.為研究蛋白C的功能,進行了系列實驗.
(1)蛋白C是一種膜蛋白,它在細胞內的核糖體上合成,然后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加工.
(2)實驗一:讓小鼠舌頭接觸脂肪,結果發(fā)現(xiàn)正常小鼠小腸出現(xiàn)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顯減少.由此推測,脂肪通過與味覺細胞表面的蛋白C結合,刺激了脂肪味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到相關中樞,再通過傳出神經刺激使消化腺分泌.
(3)實驗二:分別培養(yǎng)實驗一中兩種小鼠的小腸上皮細胞,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與正常小鼠細胞相比,進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細胞的脂肪分解物減少,表明小腸上皮細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促進脂肪分解物的吸收.
(4)為了證實其他哺乳動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從該種動物的基因文庫中獲取/獲得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為受體,導入該基因序列,檢測發(fā)育出的小鼠相關指標的恢復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合理密養(yǎng)、立體養(yǎng)殖是提高池塘養(yǎng)殖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綠藻、草魚、鳙魚(主要攝食浮游動物)和鱖魚(肉食性),以及水溞、輪蟲等浮游動物.請按主要捕食關系,繪出該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
(2)輪蟲和水溞的種間關系是競爭關系.
(3)研究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同水層光合速率,對確定魚的放養(yǎng)種類和密度有參考價值.從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樣,分別裝入黑白瓶中(白瓶為透明玻璃瓶,黑瓶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閉.然后將黑白瓶對應懸掛于原水樣采集位置,同時測定各水層剩余水樣溶氧量,作為初始溶氧量.24h后,測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測得某水層初始溶氧量為Amg/L,白瓶溶氧量為Bmg/L,黑瓶溶氧量為Cmg/L,則該水層總光合速率為B-Cmg/L.
若上午黑白瓶被懸掛于水深25cm處時,白瓶意外墜落至池塘底部,短時間內,該瓶內綠藻葉綠體重C3含量增加.
(4)從群落結構的角度分析,立體養(yǎng)殖可以充分利用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等資源.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合理密養(yǎng)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神經遞質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乙酰膽堿受體(AChR)結合,突觸后膜興奮,引起肌肉收縮.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該過程出現(xiàn)異常,如圖是其發(fā)病機理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a作為抗原能激活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
B.抗a抗體與物質a的結合物被吞噬細胞清除
C.物質a引發(fā)的上述免疫疾病屬于獲得性免疫缺陷征
D.患者體內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AChR特異性結合概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有關生物體對刺激做出反應的表述,錯誤的是( 。
A.病毒感染→人體T細胞分泌特異性抗體→清除病毒
B.外界溫度降低→哺乳動物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體溫穩(wěn)定
C.攝入高糖食品→人體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單側光照→植物體生長素重新分布→向光彎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二倍體植物的花色受獨立遺傳且完全顯性的三對基因(用Ii、Aa、Bb表示)控制.研究發(fā)現(xiàn),體細胞中b基因數(shù)多于B時,B基因的表達減弱而形成粉紅花突變體.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徑、粉紅花突變體體細胞中基因與染色體的組成(其它基因數(shù)量與染色體均正常)如圖甲乙所示.請分析并回答:

(1)正常情況下,甲圖示意的紅花植株基因型有4種.
(2)突變體①、②、③的花色相同,這說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與體細胞內基因(B與b)的數(shù)量_有關.對B與b基因的mRNA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其末端序列存在差異(如下所示).
B基因的mRNBN:-ACGUACGAUAGUGGCUGA
b基因的mRNA-ACGUAGGAUAGUGGCUGA
二者編碼的氨基酸在數(shù)量上相差4個(起始密碼子位置相同,UAA、UAG與UGA為終止密碼子),其根本原因是B基因和b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對(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
(3)欲確定iiAaBbb植株屬于圖乙中的哪種突變體,設計實驗如下.
假設:圖乙所示的染色體上不攜帶I與i、A與a基因;實驗過程中不存在基因突變與交叉互換;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實驗步驟:
讓該突變體植株與基因型為iiAAbb的植株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
預測結果:
Ⅰ.若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紅:粉紅:白 為 1:1:2,則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①類型;
Ⅱ.若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粉紅:白為1:2:3,則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②類型;
Ⅲ.若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白為1:1,則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③類型.
(4)現(xiàn)有兩個純合的某作物品種:抗病高稈(易倒伏)和感病矮稈(抗倒伏)品種.已知抗病對感病為顯性,高稈對矮稈為顯性,但對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育種實踐中,若利用這兩個品種進行雜交育種,一般來說,育種目的是獲得具有矮桿抗病優(yōu)良性狀的新品種.雜交育種前,為了確定F2代的種植規(guī)模,需要正確預測雜交結果.若按照孟德爾遺傳定律來預測雜交結果,需要滿足3個條件:條件之一是抗病與感病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其余兩個條件是高桿與矮桿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的非同源染色體上.
②為了確定控制上述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否滿足上述3個條件,可用測交實驗來進行檢驗.請簡要寫出該測交實驗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觀察下列蛋白質合成示意圖1,回答問題:

(1)圖中①是核糖體,②是轉運RNA(tRNA),③是信使RNA(mRNA).
(2)丙氨酸的密碼子是GCU,在DNA分子中與此密碼子對應的堿基對是
(3)下列物質中,不經該過程合成的是B.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促甲狀腺激素    D.抗體
(4)若圖中④最終形成后含174個組成單位,則③中至少含522個堿基.
(5)某種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種突變體,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含量均低,其葉片呈現(xiàn)黃化色澤.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野生型油菜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運向種子有兩條代謝途徑(見圖2).已知基因與其反義基因分別轉錄出的RNA可相互結合,從而阻斷該基因表達的翻譯過程.結合已知并據圖分析研究人員設計了PEPcase酶Ⅱ(酶)基因的反義基因,并將其導入野生型油菜從而抑制種子中該酶的合成,最終培育出產油率提高的油菜.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兩條途徑,上述途徑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 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孟德爾在總結了前人失敗原因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經八年觀察研究,成功地總結出豌豆的性狀遺傳規(guī)律,從而成為遺傳學的奠基人.請回答:
(1)孟德爾選用豌豆為試驗材料,是因為豌豆品種間具有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而且是自花傳粉和閉花授粉植物,可以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
(2)研究性狀遺傳時,由簡到繁,先從一  對相對性狀著手,然后再研究二對或以上相對性狀,以減少干擾.
(3)在處理觀察到的數(shù)據時,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關系.
(4)他根據試驗中得到的材料提出了假設,并對此作了驗證實驗,從而發(fā)現(xiàn)了遺傳規(guī)律.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是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是某家系一種遺傳病的遺傳圖解,成員中Ⅰ-1、2和Ⅱ-2為患者.推測合理的一項是( 。
A.Ⅲ-2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C.Ⅰ-1、2如再生出一小孩,則該小孩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該病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一定屬于卵細胞形成過程示意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遭破壞,其生物活性就會喪失,這稱為蛋白質的變性.高溫、強堿、強酸、重金屬等都會使蛋白質變性.現(xiàn)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請你設計實驗,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質變性.
材料用具:質量分數(shù)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蒸餾水、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無水乙醇、燒杯、試管、量筒、滴管、溫度計、酒精.
(1)實驗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編號A、B,向A、B兩試管中各加入1mL新鮮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試管加5滴蒸餾水,向B試管加5滴無水乙醇,混勻后向A、B兩試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將兩支試管搖勻后,同時放入適宜溫度的溫水中維持5min;
③取少量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少量等量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試劑;
④從溫水中取出A、B試管,各加入1mL斐林試劑搖勻,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觀察試管中出現(xiàn)的顏色變化.
(2)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A試管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試管不出現(xiàn),說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質)變性;
②A試管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試管也出現(xiàn),說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質)變性.
(3)該實驗的對照組是A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