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合外力做的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他們通過改變光電門的位置和懸掛物的質(zhì)量進行多次實驗,采集多組數(shù)據(jù).實驗前已平衡摩擦力,質(zhì)量為M的小車上固定一寬度為d的輕質(zhì)擋光板,且總是由同一位置自由釋放.
(1)關(guān)于下列操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哪些BCD
A、已經(jīng)平衡摩擦力的標志是:懸掛物連帶小車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B、若懸掛物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就可以近似認為懸掛物的重力等于小車所受拉力
C、實驗時,必須保證輕質(zhì)細線與木板平行           
D、多次實驗時,一定要讓小車由靜止釋放
(2)本小組各同學在實驗中提出下述不同操作和數(shù)據(jù)處理方式,你認為合理的說法是哪些BD
A、甲同學:把小車的末速度作為縱坐標,拉力對小車做的功作為橫坐標,人為畫出圖線后再分析得出結(jié)論
B、乙同學:保持懸掛物的質(zhì)量不變,以小車的位移作為橫坐標,以小車的末速度的平方作為縱坐標,人為作出圖線后能得出結(jié)論
C、丙同學:保持小車的位移不變,以懸掛物的質(zhì)量為橫坐標,以小車的末速度的倒數(shù)作為縱坐標,人為作出圖線后能得出結(jié)論
D、丁同學:保持小車的位移不變,以懸掛物的質(zhì)量為橫坐標,以小車和懸掛物的獲得的總動能作為縱坐標,人為作出圖線后能得出結(jié)論
(3)戊同學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他把小車和懸掛物作為研究對象,懸掛物的重力作為合力,計算出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mgx始終小于$\frac{1}{2}$(M+m)${(\frac4i6cawe{t})}^{2}$,經(jīng)反復核實和測量,確定兩式中各物理理的值均準確,你認為導致此結(jié)果的主要原因是小車前端到光電門的感光點之間的距離x小于小車從開始運動到擋光板通過光電門的感光點獲得瞬時速度的位移..

分析 (1)根據(jù)平衡摩擦力的原理可知,平衡摩擦力時不能掛重物,只有當懸掛物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時,才能用重力的重力代替繩子的拉力,實驗時應先接通光電門,再釋放小車;
(2)分別對小車和小車、重物組成的系統(tǒng),應用動能定理列式分析,作圖時要作直線圖象,只有過原點的直線圖象才能得出成正比的關(guān)系;
(3)實驗時,小車前端到光電門的感光點之間的距離x小于小車從開始運動到擋光板通過光電門的感光點的位移,導致了實驗誤差.

解答 解:(1)A、調(diào)整軌道的傾角至合適位置的標志是:小車在不懸掛重物的情況下,在軌道上勻速運動,故A錯誤;
B、為了使輕繩的拉力可以近似認為等于重物的重力,則要求懸掛物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故B正確;
C、實驗時,必須保證輕質(zhì)細線與木板平行,防止出現(xiàn)繩子的分力,故C正確;
D、多次實驗時,要讓小車由靜止釋放,否則不能求出動能的變化量,故D正確.
故選:BCD
(2)A、對小車,根據(jù)動能定理得:W=$\frac{1}{2}$mv2,應把小車的末速度的平方(v2)作為橫坐標,拉力對小車做的功(W)作為縱坐標,作出的圖象為直線,進而分析得出結(jié)論,故A錯誤;
B、對小車和重物組成的系統(tǒng),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x=$\frac{1}{2}$(m+m′)v2,保持懸掛物的質(zhì)量不變,應以小車的位移(x)作為縱坐標,以小車的末速度的平方(v2)作為橫坐標,作出的圖象為直線,進而分析得出結(jié)論,故B正確;
C、對小車和重物組成的系統(tǒng),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x=$\frac{1}{2}$(m+m′)v2,保持小車的位移不變,以懸掛物的質(zhì)量(m′)為縱坐標,以小車和懸掛物的獲得的總動能$\frac{1}{2}$(m+m′)v2作為橫坐標,作出的圖象為直線,進而分析得出結(jié)論,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3)分析實驗過程可知,由于小車前端到光電門的感光點之間的距離x小于小車從開始運動到擋光板通過光電門的感光點獲得瞬時速度的位移,所以懸掛物重力做的功小于小車和懸掛物整體動能的增量.
故答案為:(1)BCD;(2)BD;(3)小車前端到光電門的感光點之間的距離x小于小車從開始運動到擋光板通過光電門的感光點獲得瞬時速度的位移.

點評 本題考查驗證動能定理的實驗,要注意解決實驗問題的關(guān)鍵是明確實驗原理,同時熟練應用基本物理規(guī)律解決實驗問題,知道實驗前應先平衡摩擦力,明確只有當懸掛物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時,才能用重力的重力代替繩子的拉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一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為n1:n2=10:1,原線圈接入電壓u=220$\sqrt{2}$sin100πt(V)的交流電源,交流電壓表和交流電流表對電路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定值電阻R0=10Ω,可變電阻R的阻值范圍為0~10Ω.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副線圈中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Hz
B.t=0.02s時,交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2V
C.當可變電阻阻值變大時,變壓器的輸入電功率變小
D.調(diào)節(jié)可變電阻R的阻值時,交流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1.1~2.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1所示是用小車拖動紙帶,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試求:

(1)小車做什么運動?(勻速、加速)
(2)打點計時器打下B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AD的平均速度
(3)在圖2中作出速度-時間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一根輕繩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點,在O點有一個能測量繩的拉力大小的力傳感器,讓小球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單擺振動,由傳感器測出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振動的周期為2 sB.小球速度變化的周期為4 s
C.小球動能變化的周期為2 sD.小球重力勢能變化的周期為4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甲所示,利用我們常見的按壓式圓珠筆,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先將筆倒立向下按壓然后放手,筆將向上彈起一定的高度.為了研究方便,把筆簡化為外殼、內(nèi)芯和輕質(zhì)彈簧三部分.彈跳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如圖乙所示):

①把筆豎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壓外殼使其下端接觸桌面(見位置a);
②由靜止釋放,外殼豎直上升與靜止的內(nèi)芯碰撞(見位置b);
③碰撞后內(nèi)芯與外殼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最大高度處(見位置c).
不計摩擦與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僅減少筆芯中的油,則筆彈起的高度將變小
B.僅增大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則筆彈起的高度將變小
C.若筆的總質(zhì)量一定,外殼質(zhì)量越大筆彈起的高度越大
D.筆彈起的過程中,彈簧釋放的彈性勢能等于筆增加的重力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的木塊A和B之間用一輕質(zhì)彈簧相連,然后將它們靜置于一底端帶有擋板的光滑斜面上,其中B置于斜面底端的擋板上,設(shè)斜面的傾角為θ,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現(xiàn)用一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拉木塊A沿斜面由靜止開始向上運動,當木塊B恰好對擋板的壓力為零時,木塊A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為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m1gsinθ
B.拉力F在該過程中對木塊A所做的功為$\frac{({m}_{1}+{m}_{2})gsinθ}{k}$
C.木塊A在該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了$\frac{{m}_{2}({m}_{1}+{m}_{2}){g}^{2}sin{θ}^{2}}{k}$
D.彈簧在該過程中彈性勢能增加了$\frac{F({m}_{1}+{m}_{2})gsinθ}{k}$-$\frac{1}{2}$m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一列簡諧橫波的波形如圖所示,實線表示t1=0時刻的波形圖,虛線表示t2=0.1s時刻的波形圖.該波的周期為T.
①若2T>t2-t1>T,求:該列波的傳播速度.
②若波速為700m/s,求波的傳播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某實驗小組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連續(xù)打了一系列點的紙帶如圖所示,每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紙帶上AB段的距離x1=2.00cm;小車在經(jīng)歷計數(shù)點B時的速度大小是0.21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0.20m/s2.(后兩空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若以地面為參考系,從煤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煤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取g=10m/s2,求:

(1)煤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煤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
(3)整個過程中由于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