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 |
B. | 發(fā)現(xiàn)中子的核反應方程是${\;}_{4}^{9}$Be+${\;}_{2}^{4}$He→${\;}_{6}^{12}$C+${\;}_{0}^{1}$n | |
C. | 200萬個${\;}_{92}^{238}$U核經(jīng)過兩個半衰期后剩下50萬個${\;}_{92}^{238}$U | |
D. | 據(jù)圖可知,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 |
E. | 據(jù)圖可知,原子核A裂變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
分析 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根據(jù)電荷數(shù)守恒、質(zhì)量數(shù)守恒判斷核反應方程的正誤;半衰期具有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大量的原子核適用;根據(jù)圖時判斷反應前的質(zhì)量和反應后質(zhì)量的關系,從而確定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
解答 解:A、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A正確.
B、發(fā)現(xiàn)中子的核反應方程是${\;}_{4}^{9}$Be+${\;}_{2}^{4}$He→${\;}_{6}^{12}$C+${\;}_{0}^{1}$n,故B正確.
C、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少數(shù)粒子無意義,故C錯誤.
D、據(jù)圖可知,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有質(zhì)量虧損,向外放出核能,故D錯誤.
E、據(jù)圖可知,原子核A裂變成原子核B和C,有質(zhì)量虧損,向外放出核能,故E正確.
故選:ABE.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物理學史,了解物理學家的貢獻,不能混淆,注意半衰期具有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大量原子核適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運動員起跳時做的功為$\frac{1}{2}$mv${\;}_{1}^{2}$ | |
B. | 從起跳到入水,重力對運動員做的功為mgH | |
C. | 運動員克服空氣阻力做的功為mg(H+h)-$\frac{1}{2}$mv${\;}_2^2$ | |
D. | 運動員動能的增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0~2s內(nèi)外力的平均功率為$\frac{9}{4}$W | |
B. | 第2s內(nèi)外力所做的功為$\frac{5}{4}$J | |
C. | 第2s末外力的瞬時功率最大 | |
D. | 第1s內(nèi)與第2s內(nèi)質(zhì)點動能增加量的比值為$\frac{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這段時間內(nèi),摩擦力做正功 | |
B. | 在這段時間內(nèi),拉力做的功為$\frac{1}{2}$mv2 | |
C. | 物體的速度為v時,拉力的功率為Fv | |
D. | 物體的速度為v時,重力的功率為mg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塊B到達傳送帶底端用時1秒 | |
B. | 物塊A到達傳送帶底端,摩擦力先作正功,后作負功 | |
C. | 物塊A、B到達傳送帶底端時速度大小相等 | |
D. | 物塊A、B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度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于任何一種金屬都存在一個“最大波長”,入射光的波長必須小于此波長,才能產(chǎn)生光電效應 | |
B. | 在光電效應現(xiàn)象中,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的頻率成正比 | |
C. | 在光電效應現(xiàn)象中,入射光的強度越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越大 | |
D. | 對于某種金屬,只要入射光的強度足夠大,就會發(fā)生光電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