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一帶電液滴在重力和勻強電場對它的作用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由b沿直線運動到d,且bd與豎直方向所夾的銳角為45°,此液滴帶負電,液滴的加速度等于$\sqrt{2}$g,液滴的電勢能減小(填增加、減。

分析 根據(jù)帶電液滴作直線運動可知:帶電液滴所受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一定與其運動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由此可以判定出帶電液滴所受電場力的方向,從而判斷出帶電液滴的電性,由力的合成法求出電場力的大小和合外力的大小,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計算出物體的加速度;根據(jù)合外力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可知合外力做正功,根據(jù)電場力做功的情況可以判定電勢能變化情況

解答 解:據(jù)題帶電液滴沿直線mhb運動到d,帶電液滴所受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一定與其運動方向在同一直線上,對液滴進行受力分析,其受力情況如圖所示,則電場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與場強方向相反,所以該液滴帶負電.
由圖可得物體所受合力為:F=$\sqrt{2}$mg=ma,故物體的加速度為:a=$\sqrt{2}$g.
由于液滴從靜止開始做加速運動,故合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同,故合外力對物體做正功液滴的電勢能減小
故答案為:負,$\sqrt{2}$g,減小

點評 帶電液滴從靜止開始由b沿直線運動到d,是我們判定液滴帶電性質的突破口,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經常用到要注意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是某物體運動的v-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物體的加速度一直不變B.3s末物體加速度開始改變
C.0-8s物體一直做勻減速運動D.t=0時和t=6s時物體的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a,b兩個質點的位移-時間(x-t)圖象如圖所示,關于a,b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a做減速運動,質點b做加速運動
B.在t=0時,a,b兩個質點相距5m
C.質點a比質點b遲1s開始運動
D.在0~3s內,a,b兩個質點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質點所受的合外力F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已知t4=4t1、t3=3t1、t2=2t1.力的方向始終在一直線上.已知t=0時質點的速度為零,下面正確的是( 。
A.t1時刻質點速度最大B.t2時刻質點速度最大
C.質點做返復運動D.質點只向一個方向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一個氣缸里的氣體膨脹時推動活塞做了800J的功,同時從外界吸收了300J的熱量,則氣體內能減小(選填“增大”或“減小”)了5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5s內物體的( 。
A.路程為60mB.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D.平均速度大小為13m/s,方向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上的兩點,它們的( 。
A.角速度相同B.線速度相同C.周期不相同D.向心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三個同學根據(jù)不同的實驗條件,進行了“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
 
(1)甲同學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金屬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彈出,同時B球被松開,自由下落,觀察到兩球同時落地,改變小錘打擊的力度,即改變A球被彈出時的速度,兩球仍然同時落地,這說明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2)乙同學采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兩個相同的弧形軌道M、N,分別用于發(fā)射小鐵球 P、Q,其中N的末端與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兩軌道上端分別裝有電磁鐵C、D;調節(jié)電磁鐵C、D的高度,使AC=BD,從而保證小鐵球P、Q在軌道出口處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現(xiàn)將小鐵球P、Q分別吸在電磁鐵C、D上,然后切斷電源,使兩小鐵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時分別從軌道M、N的下端射出.實驗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是PQ兩球將相碰.僅僅改變弧形軌道M的高度(保持AC不變),重復上述實驗,仍能觀察到相同的現(xiàn)象,這說明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3)丙同學采用頻閃攝影的方法拍攝到如圖(3)所示的“小球做平拋運動”的照片.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邊長為1.25cm,則由圖可求得拍攝時每0.035s曝光一次,該小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0.7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電容的單位是( 。
A.特斯拉B.法拉C.牛/庫D.韋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