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所示,A、B、C三個一樣的滑塊從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時開始運動,A由靜止釋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為v0,C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為v0,最終三個滑塊均到達斜面底端,則(  )
A.滑到斜面底端時,A和B的動能一樣大
B.滑到斜面底端時,B的動能最大
C.A和B滑到斜面底端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一樣多
D.A和B滑到斜面底端動能相同

分析 根據(jù)動能定理比較滑塊達到底端的動能大小,結合沿斜面向下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比較運動的時間.根據(jù)摩擦力與相對路程的大小關系,比較產生的熱量.

解答 解:A、由動能定理得:WG-Wf=Ek2-Ek1,故末動能為:Ek2=WG-Wf+Ek1,由于滑塊A、B初動能不同,故B的末動能大,滑塊B、C比較,C做曲線運動,路程大于B的路程,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則滑塊C克服阻力做功較多,故B的末動能最大,故AD錯誤,B正確.
C、由于A、B運動的路程相等,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則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A、B產生的熱量相等,故C正確.
故選:B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動能定理的運用,知道動能定理由于不考慮過程的細節(jié),運用時比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結合簡潔,有解題的優(yōu)越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多選)如圖所示,將質量為2m的重物懸掛在輕繩的一端,輕繩的另一端系一質量為m的環(huán),環(huán)套在豎直固定的光滑直桿上,光滑定滑輪與直桿的距離為d.現(xiàn)將環(huán)從與定滑輪等高的A處由靜止釋放,當環(huán)沿直桿下滑距離也為d時(圖中B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重力加速度為g)( 。
A.環(huán)剛釋放的瞬間環(huán)的加速度為g
B.環(huán)到達B處時,重物上升的高度為($\sqrt{2}$-1)d
C.環(huán)在B處的速度與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為$\frac{\sqrt{2}}{2}$
D.環(huán)減少的機械能大于重物增加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014年12月20日,我國西南地區(qū)首條城際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成錦樂客正式投運,成錦樂專線動車組才用CRH2A型動車組,高鐵每列車組由七節(jié)車廂組成,除第四節(jié)車廂為無動力車廂外,其余六節(jié)車廂均具有動力系統(tǒng),設每節(jié)車廂的質量均為m,各動力車廂產生的動力相同,經(jīng)測試,該列車啟動時能在時間t內將速度提高到v,已知運動阻力是車重的k倍.求:
(1)列車在啟動過程中,第五節(jié)車廂對第六節(jié)車廂的作用力;
(2)列車在勻速行駛時,第六節(jié)車廂失去了動力,若仍要保持列車的勻速運動狀態(tài),則第五節(jié)車廂對第六節(jié)車廂的作用力變化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真空中有兩個點電荷q1和q2放置在x軸上,q2在坐標原點,q1在q2的左邊,在x軸正半軸的φ隨x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當x=x0時,電勢為零,當x=x1時電勢有最小值,φ=φ0,點電荷產生的電勢公式為φ=$\frac{kq}{r}$(式中q是點電荷的電量,r是高點電荷的距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q1與q2為同種電荷
B.x=xO處的電場強度E=0
C.將一正點電荷從xO處沿x軸正半軸移動,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D.q1與q2電荷量大小之比為:$\frac{{q}_{1}}{{q}_{2}}$=$\frac{({x}_{1}-{x}_{0})^{2}}{{{x}_{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已知地球半徑和平均密度分別為R和ρ,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為g0,某天體半徑為R′,平均密度為ρ′,在該天體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為( 。
A.$\frac{{R}^{′}}{R}{g}_{0}$B.$\frac{{ρ}^{′}}{ρ}{g}_{0}$C.$\frac{R′ρ′}{Rρ}{g}_{0}$D.$\frac{Rρ}{{R}^{′}ρ′}{g}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為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當小車在一條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當用2條、3條、4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0、3W0、4W0…,每次實驗中由靜止彈出的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實驗前需要平衡摩擦力,這是為了讓實驗過程中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等于拉力.
(2)如果平衡摩擦力時木板的傾角過小,實驗時打出的紙帶上的點的間隔特點是中間部分的點之間的距離比較大,而兩端的點之間的距離比較。
(3)用兩根橡皮筋做實驗打出的紙帶上的點的最大間隔應該是用一根橡皮筋做實驗打出的紙帶上的點的最大間隔的$\sqrt{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汽車沿半徑為R的圓跑道勻速行駛,設跑道的路面是水平的,路面作用于車的最大靜摩擦力是車重的k倍,要使汽車不至于沖出圓跑道,車速最大值v=$\sqrt{k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測定滑塊和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給定的實驗器材有米尺、秒表、輕繩、輕滑輪、軌道、滑塊、托盤和砝碼等.滑塊和托盤上分別放有若干砝碼,滑塊質量為M,滑塊上砝碼總質量為m′,托盤和盤中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滑塊在水平軌道上從A到B做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若利用上述實驗器材和公式a=$\frac{2S}{{t}^{2}}$可以測量滑塊在A、B間運動時的加速度.請你設計一個記錄兩個物理量數(shù)據(jù)的表格,記錄次數(shù)為5次.在表格中標明要測量的兩個物理量.
②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得到a與m的關系為:a=$\frac{(1+μ)g}{M+(m′+m)}$m-μg
當上式中的(m′+m)保持不變時,a是m的一次函數(shù).該同學想通過多次改變m,測出相應的a值,并利用上式來計算μ.為了保證實驗中(m′+m)不變,在改變m時,應將從托盤中取出的砝碼置于滑塊.
③實驗得到a與m的關系如圖2所示,由此可知μ=0.23(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已知一列波某時刻的波動圖象和其上一點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則有( 。
A.甲圖是振動圖象,波速為2×104 m/sB.甲圖是波動圖象,波速為2×102 m/s
C.乙圖是波動圖象,波速為5×102 m/sD.乙圖是振動圖象,波速為5×10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