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6.圖1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以下列出一些實驗步驟:
A.用天平測出重物和夾子的質量
B.把打點計時器用鐵夾固定放到桌邊的鐵架臺上,使兩個限位孔在同一豎直面內
C.把打點計時器接在交流電源上,電源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
D.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上端用手提著,下端夾上系住重物的夾子,讓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處于靜止狀態(tài)
E.接通電源,待計時器打點穩(wěn)定后釋放紙帶,之后再斷開電源
F.用秒表測出重物下落的時間
G.更換紙帶,重新進行兩次實驗.
(1)對于本實驗,以下不必要的兩個步驟是A和F
(2)取打下第1個點O時重錘的重力勢能為零,計算出該重錘下落不同高度h時所對應的動能Ek和重力勢能EP,建立坐標系,橫軸表示h,縱軸表示Ek和EP,根據(jù)測量及計算得出的數(shù)據(jù)在圖2中繪出圖線I和圖線II,已求得圖線I斜率的絕對值k1,圖線II的斜率k2.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與重錘所受重力的比值為$\frac{{k}_{1}-{k}_{2}}{{k}_{1}}$(用k1和k2表示).

分析 (1)根據(jù)實驗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確定不必要的步驟.
(2)根據(jù)動能定理得出合力做功與動能的表達式,結合圖線斜率的含義得出重力和阻力與斜率的關系,從而得出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與重錘所受重力的比值.

解答 解:(1)A、驗證機械能守恒,即驗證動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是否相等,質量可以約去,則不需測出重物和夾子的質量,故A不需要.
F、重物下落的時間由打點計時器可以得出,不需要秒表測出,故F不需要.
所以不需要的步驟為A和F.
(2)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mgh-fh=$\frac{1}{2}m{v}^{2}$,
則有:mg-f=$\frac{\frac{1}{2}m{v}^{2}}{h}$,
圖線Ⅰ斜率為:k1=$\frac{mgh}{h}=mg$,
圖線Ⅱ斜率為:k2=$\frac{\frac{1}{2}m{v}^{2}}{h}$,
知k1-f=k2,則阻力f=k1-k2
所以重物和紙帶下落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與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為$\frac{{k}_{1}-{k}_{2}}{{k}_{1}}$.
故答案為:(1)A、F,(2)$\frac{{k}_{1}-{k}_{2}}{{k}_{1}}$.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實驗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知道圖線斜率的含義,結合動能定理分析求解,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物理學的發(fā)展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革命,促進了物質生產的繁榮與人類文明的進步.關于對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的認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實驗,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玻爾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成因
C.卡文迪許利用扭秤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被譽為能“稱出地球質量的人”
D.盧瑟福通過研究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提出了“核式結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質量為M的物體P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另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Q以水平速度v正對P滑動,則它們碰撞后(  )
A.若m<M 則Q物體一定被彈回
B.若m>M 則Q物體不可能靜止
C.Q物體不可能繼續(xù)向前運動
D.若相碰后兩物體分離,則之后它們不可能再相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在光電效應實驗中,某同學用同一光電管在不同實驗條件下得到了三條光電流與電壓之間的關系曲線(甲光、乙光、丙光),如圖所示,則可判斷出( 。
A.三種光中,丙光的頻率最大
B.乙光對應的截止頻率大于丙光對應的截止頻率
C.乙光的波長大于甲光的波長
D.甲光對應的飽和光電流大于丙光對應的飽和光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如圖所示,半徑為R=$\frac{16}{11}$m的光滑的圓弧形凹槽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凹槽的圓弧面與水平面在B點相切,另一條半徑OC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37°,C點時圓弧形凹槽的最高點,兩個大小相同的小球P、Q質量分別為m1=2kg和m2=1kg,Q靜止于B點,P放置于水平面上A點,給P施加一個F=60N的水平向右的瞬間作用力,P在B點與Q發(fā)生對心正碰,碰撞過程沒有能量損失,碰后Q恰好能經過最高點C,g取10m/s2,sin37°=0.6,求:
(1)P碰前的速度大小v1和碰后的速度大小v2;
(2)力F的作用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人類認識原子結構和開發(fā)利用原子能經歷了十分曲折的過程,盧瑟福、玻爾等科學家在原子結構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查德威克發(fā)現(xiàn)了質子
B.普朗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C.盧瑟福把量子理論引入原子模型
D.玻爾提出自己的原子結構假說,成功的解釋了氫原子光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質量$\overline{m}$與原子序數(shù)Z的關系曲線,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原子核A分解為原子核B、C一定釋放能量
B.將原子核A分解為原子核D、E一定釋放能量
C.將原子核D、E結合成原子核F一定釋放能量
D.將原子核F、C結合成原子核B一定釋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有A、B兩個行星繞同一恒星O做圓周運動,旋轉方向相同,A行星的周期為T1,B行星的周期為T2,在某一時刻兩行星第一次相遇(即兩行星距離最近)開始計時,則下列正確的( 。
A.若讓兩行星第三次相遇,需經過時間t=$\frac{2{T}_{1}{T}_{2}}{{T}_{2}-{T}_{1}}$
B.若讓兩行星將第三次相遇,需經過時間t=$\frac{{T}_{1}{T}_{2}}{{T}_{2}-{T}_{1}}$
C.若讓兩行星第一次相距最遠,需經過時間t=$\frac{T{{\;}_{1}T}_{2}}{2({T}_{2}-{T}_{1})}$
D.若讓兩行星第一次相距最遠,需經過時間t=$\frac{{T}_{1}+{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電壓U保持不變,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電路中連接者可變電阻R和燈泡a,副線圈電路中接著燈泡b.若將可變電阻R的阻值增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泡a變亮,燈泡b變暗B.燈泡a變暗,燈泡b變亮
C.燈泡a、燈泡b都變亮D.燈泡a、燈泡b都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