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是92235U→56141Ba+3692Kr+201n
B.盧瑟福通過實驗發(fā)現了質子的核反應方程為24He+714N→817O+11H
C.質子、中子、α粒子的質量分別為m1、m2、m3,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結合成一個α粒子,釋放的能量為(2m1+2m2-m3)c2
D.原子從a能級狀態(tài)躍遷到b能級狀態(tài)時發(fā)射波長為λ1的光子,原子從b能級狀態(tài)躍遷到c能級狀態(tài)時吸收波長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從a能級狀態(tài)躍遷到c能級狀態(tài)時要吸收波長為\frac{{{λ_1}{λ_2}}}{{{λ_1}-{λ_2}}}的光子

分析 鈾核裂變不能自發(fā)進行;盧瑟福通過α粒子轟擊氮核發(fā)現了質子;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求出釋放的能量;根據能級躍遷確定出吸收還是放出能量,結合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等于兩能級間的能級差求出光子的波長.

解答 解:A、鈾核裂變不能自發(fā)進行,寫核反應方程時兩邊的中子不能相約,故A錯誤.
B、盧瑟福通過實驗發(fā)現了質子的核反應方程為24He+714N→817O+11H,故B正確.
C、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結合成一個α粒子,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得,釋放的能量△E=△mc2=(2m1+2m2-m3)c2,故C正確.
D、λ1>λ2,則從b能級躍遷到c能級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從a能級躍遷到b能級的光子能量,則從a能級狀態(tài)躍遷到c能級吸收的光子能量為h\frac{c}{{λ}_{2}}-h\frac{c}{{λ}_{1}},根據h\frac{c}{λ}=h\frac{c}{{λ}_{2}}-h\frac{c}{{λ}_{1}}得,吸收的光子波長為λ=\frac{{{λ_1}{λ_2}}}{{{λ_1}-{λ_2}}},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重核裂變、核反應方程、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能級躍遷等基礎知識點,關鍵要熟悉教材,牢記這些基礎知識點,注意寫鈾核裂變方程時,兩邊都有中子,中子不能約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甲所示,一物塊在t=0時刻,以初速度v0沿足夠長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t0時刻物塊到達最高點,3t0時刻物塊又返回出發(fā)點.重力加速度為g,由此可以確定( �。�
A.斜面傾角θ
B.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C.物塊返回底端時重力的瞬時功率
D.3t0時間內物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一質量為200kg的熱氣球從靜止開始以1m/s2的加速度豎直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上升了8m.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此過程中( �。�
A.熱氣球的動能增加了1600JB.熱氣球的機械能增加了17600J
C.浮力對熱氣球做的功為16000JD.合力對熱氣球做的功為176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所示,光滑斜面上的物塊A被平行于斜面的輕質彈簧拉住靜止于O點,現沿斜面壓縮彈簧使A處于C點并無初速度釋放,物塊在BC范圍內做簡諧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在B點的回復力大于在C點的回復力
B.振動系統在B點和C點的勢能相等
C.從B點經O點到C點的過程中,振動系統的勢能先變小后變大
D.振動系統在C點時的勢能最大,在B點時的勢能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某同學設計一個測定平拋運動初速度的實驗裝置,設計示意圖如圖所示.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O點有一個點光源.在拋出點的正前方,豎直放置一塊毛玻璃,緊貼毛玻璃有一把豎直放置的刻度尺.當小球拋出后,在毛玻璃上有小球的投影.毛玻璃右邊用頻率為30Hz的頻閃相機,拍攝投影的照片. 照片上有三個連續(xù)投影點A、B、C,由刻度尺讀出A、B間距離為△h1=5cm,B、C 間距離為△h2未讀出.測得圖中O點與毛玻璃水平距離L=1.2m.則 (  )
A.△h1>△h2B.△h1<△h2
C.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是4m/sD.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是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用一束單色光照射處于基態(tài)的一群氫原子,這些氫原子吸收光子后處于激發(fā)態(tài),并能發(fā)射光子,現測得這些氫原子發(fā)射的光子頻率僅有三種,分別為 ν1、ν2和 ν3,且 ν1<ν2<ν3,則入射光子的能量應為( �。�
A.h ν1B.3C.h( ν32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第一個3s內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個5s內的平均速度小3m/s.則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 �。�
A.1 m/s2B.3 m/s2C.2m/s2D.4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緊靠放置著兩長木板B、C(未粘連).每塊木板的質量M=2kg,在B木板的左側放置著質量為m=1kg的木塊A(可視為質點).A與B、C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1=0.4,現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6N,測得A在B、C上各滑行了1s后,從C的右端離開木板.求:
(1)若兩木板固定,求物塊A離開木板C時的速度大小和木板C的長度;
(2)若兩木板不固定,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2=0.1,求木板C的長度及全程中拉力F做的功.(滑動摩擦力等于最大靜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前進,司機突然發(fā)現前方20m處有一輛同向勻速行駛的自行車,司機反應0.5s后 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停止,剎車過程中恰好沒有撞上自行車.已知汽車剎車后的第1s內和第2s內位移大小依次為11m和9m.將車看成質點,則
(1)汽車剎車后7s內位移為多少?
(2)汽車的初速度為多大?
(3)自行車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