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0.馬車在我國古代是主要交通工具,在現(xiàn)在還有一些地方還在使用.如圖所示,已知拖車的質(zhì)量為500kg,馬匹的質(zhì)量為400kg,拖車受到馬的拉力為1 000N、阻力為500N,則馬匹的加速度大小和拖車對馬匹的拉力大小各為多少?

分析 對拖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即得到馬匹的加速度.拖車對馬匹的拉力與馬對拖車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系,大小相等.

解答 解:對拖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a=Ffm=1000500500=1m/s2
所以馬匹的加速度大小也為1m/s2
拖車對馬匹的拉力與馬對拖車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知它們大小相等,
所以拖車對馬匹的拉力為1000N.
答:馬匹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拖車對馬匹的拉力為1000N.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系的直接應用,要靈活選擇研究對象,正確分析受力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在“探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實驗中,兩彈簧秤的拉力F和F已在圖中作出,圖中方格每邊長度表示0.5N,O是橡皮條的一個端點,作出合力F的圖示,最后得到合力的大小為3.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一石子從樓頂由靜止開始下落,不計空氣阻力,現(xiàn)測得石子在最后1s內(nèi)下落的高度是35m,(g=10m/s2)求
(1)石子從樓頂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T?
(2)樓房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質(zhì)量為3千克的物體,受到4牛、6牛、8牛三個共點力的作用,它的加速度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為6m/s2和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有一傾角為37°的粗糙斜面(斜面足夠長),質(zhì)量為1kg的小物體從斜面頂端開始下滑,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0.25.(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
(2)物體在前4s內(nèi)的位移大小及第4s末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關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總相等,其中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路程是物體實際運動的軌跡長度
C.位移是用來描述直線運動,而路程是用來描述曲線運動
D.位移和路程是同一回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靜置一塊長方形木板,木板左端O離地面C位置距離OC=7.5m,C位置有一個光感應開關,只要木板右端滑過C點立即啟動鎖定裝置讓木板靜止,A不受影響.現(xiàn)讓質(zhì)量為mA=3kg的小滑塊A(質(zhì)點)以v0=4m/s的初速度滑上長木板B,質(zhì)量mB=1kg,AB間動摩擦因數(shù)μ1=0.2,水平面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1,滑塊A最終沒有脫離木板.A、B都作直線運動,g=10m/s2.求:
(1)小滑塊A滑上長木板B時,二者的加速度大小aA、aB
(2)長木板B至少的長度Lmin
(3)取題(2)中的板長值Lmin,通過計算確定這樣的木板是否會被鎖定而停止運動?小滑塊A停止時離C點的水平距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人民日報記者2016年8月12日報道我國預計在2020年左右發(fā)射一顆火星探測衛(wèi)星,火星表面特征非常接近地球,可能適合人類居住,假設未來的某一天你作為宇航員登上了火星,已知火星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2,質(zhì)量是地球質(zhì)量的19,自轉(zhuǎn)周期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若你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為h,在忽略自轉(zhuǎn)影響的條件下,下述分析正確的是( �。�
A.宇航員在火星表面受到的萬有引力是在地球表面受到的萬有引力的29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23g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23
D.你在火星上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垂直紙面向里、范圍足夠大的勻強磁場中有一閉合的等邊三角形線圈abc,線圈平面與磁場垂直,下列哪種情況能使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 �。�
A.線圈左右平移B.線圈上下平移
C.線圈以ab邊為軸旋轉(zhuǎn)D.線圈垂直紙面向內(nèi)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