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關于氧氣和一氧化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
B.魚類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C.二氧化碳在實驗室可以用塊狀石灰石和濃硫酸反應制備
D.二氧化碳是有毒的,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出6%以上能使人死亡

分析 A、根據(jù)空氣中氧氣的來源進行分析判斷.
B、魚在水中生活,說明氧氣能溶于水,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二氧化碳本身沒有毒性,但不能供給呼吸,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是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故選項說法正確.
B、魚在水中生活,說明氧氣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確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結論,故選項說法錯誤.
C、二氧化碳在實驗室不能用塊狀石灰石和濃硫酸反應制備,因為稀硫酸與塊狀石灰石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會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選項說法錯誤.
D、二氧化碳本身沒有毒性,但不能供給呼吸,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出10%以上能使人死亡,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實驗室制法、空氣中氧氣的來源、氧氣的物理性質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KMnO4放入A的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猜想Ⅰ: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和錳酸鉀(或MnO2和K2MnO4)中都分解放出O2
(2)【實驗驗證】
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則猜想Ⅰ、Ⅲ錯誤,②第二組同學取
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試驗方法是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內(nèi),木條復燃.
【拓展延伸】
實驗發(fā)現(xiàn),KClO3固體加熱到400℃時,生成O2的反應速率很慢,但如果將KMnO4固體與KClO3固體混合加熱,則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請說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應中并不是作催化劑的理由是因為在反應過程中KMnO4生成了別的物質,其質量和化學性質都發(fā)生了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括號內(nèi)為雜質)去除雜質的方法
AO2(N2將氣體緩慢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BCaO(CaCO3加水、過濾
CFe(Zn)加過量FeSO4溶液、過濾
DH2SO4(HNO3加Ba(NO32溶液、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微粒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B.氧原子C.碳原子D.碳,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2$\stackrel{0}{Na}$+$\stackrel{0}{CI}$2═2$\stackrel{+1}{Na}$$\stackrel{-1}{CI}$反應前后,Na、Cl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2Mg+O2$\frac{\underline{\;點燃\;}}{\;}$ 2MgOB.HCl+NaOH═NaCl+H2O
C.H2+CuO$\frac{\underline{\;\;△\;\;}}{\;}$Cu+H2OD.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內(nèi)有34個質子B.是金屬元素
C.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D.硒原子核外有34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鎂銅合金中鎂的質量分數(shù),取出3g合金樣品,將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樣品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稀硫酸用量剩余固體質量
第一次加入10gMg
第二次加入10g2.0g
第三次加入10g1.5g
第四次加入10g1.0g
第五次加入10g0.6g
第六次加入10g0.6g
(1)測定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H2SO4=MgSO4+H2↑;
(2)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體的成分是銅(或Cu);
(3)這六次實驗中,第五次加入稀硫酸時樣品中的鎂已經(jīng)完全反應;
(4)表格中,m=2.5;
(5)合金中鎂的質量分數(shù)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已知,A、B、C、D四種物質之間存在以下轉化關系,其中C是單質,D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試回答
(1)寫出淺綠色溶液B中溶質的化學式FeSO4
(2)A→C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C→D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粉,完全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chǎn)生B.濾液中只有Al2(SO43
C.濾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D.濾液中只有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