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  )
A、中子數(shù)不同
B、核電荷數(shù)不同
C、電子層數(shù)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考點:元素的概念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jù)元素的定義判斷,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解答: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可見,元素的種類取決于原子的質子數(shù)或橋電荷數(shù),所以元素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不同.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元素的定義,透徹理解元素的定義,明確元素間的本質區(qū)別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措施不利于保護空氣、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
A、鼓勵駕駛私家車出行
B、減少煙花爆竹的燃放
C、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
D、使用清潔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
A、
+2
Ca
:鈣離子
B、MgCl2:氯化鎂
C、2H:2個氫元素
D、O2:2個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工業(yè)探傷的放射源銥192(其原子中含有77個質子和115個中子)在南京丟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192
C、該原子的核外有115個電子
D、該原子中的微?倲(shù)目為1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與另外三個有本質區(qū)別的是(  )
A、鐵鍋生銹B、葡萄釀酒
C、水結成冰D、牛奶變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和乙反應可制備燃料丙,其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該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發(fā)生了改變
C、該反應中共有三種元素
D、乙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酸(HCOOH)通常是一種無色、易揮發(fā)的液體,它在濃硫酸作用下會分解,反應方程式為HCOOH
 濃硫酸 
.
 
CO↑+H2O.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欲用該反應來制取CO,并還原氧化鐵粉末.現(xiàn)有下列儀器或裝置供選擇:
(1)用滴入濃硫酸方法制取CO,應選
 
(填序號)裝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甲酸氣體,最好選擇圖中的
 
(填序號)進行洗氣.
(2)用上述方法制取CO還原氧化鐵,并檢驗氣體產(chǎn)物,則各儀器的接口按氣流方向的連接順序為:
 

(3)在對氧化鐵粉末加熱前,為安全起見,應進行的一項重要操作是
 

(4)上述實驗后的尾氣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請你說出一種處理尾氣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醫(yī)用雙氧水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小剛手部受傷,醫(yī)生讓其用雙氧水進行消毒,在使用時,不慎將一部分雙氧水灑到了水泥地板上,他發(fā)現(xiàn)立即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對此他提出了兩個問題并在實驗室中與同學們一起進行了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過程,并回答有關問題.
(1)【提出問題1】:產(chǎn)生的氣體是否為氧氣?
【構建假說】:
 

(2)【提出問題2】:水泥塊是否對過氧化氫的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查閱資料】:催化劑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Ⅰ.分別量取5mL同種濃度的雙氧水放入A、B兩支試管中,向A試管中加入ag水泥塊,并分別在A、B兩支試管中插入帶火星木條,觀察現(xiàn)象.A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帶火星木條復燃,B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
Ⅱ.待A試管中沒有現(xiàn)象時,重新加入雙氧水,并把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如此反復多次實驗,觀察現(xiàn)象.試管中均產(chǎn)生氣泡,帶火星木條均復燃
Ⅲ.將實驗Ⅱ中的剩余物小心過濾,并將所得濾渣進行洗滌、干燥、稱量.水泥塊的質量仍為ag
【實驗結論】:
①試管A中產(chǎn)生的氣體是
 
;
②實驗Ⅰ證明:
 

③實驗Ⅱ、Ⅲ依次證明水泥塊的
 
 
在反應前后均沒有發(fā)生變化.
【實驗評價】:
④實驗Ⅰ中“分別量取5mL同種濃度的雙氧水”的目的是
 
,試管B的實驗稱為
 

【實驗拓展】:查閱資料得知,氧化銅、氧化鐵、馬鈴薯等也可以做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⑤如果要設計實驗證明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催反應速率有何影響,需要控制的變量有
 
、
 
、
 
、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對蠟燭的燃燒進行以下探究:
實驗一:點燃一支蠟燭,用一只燒杯倒扣在燃著的蠟燭上,蠟燭燃燒片刻后熄滅.
實驗二:再點燃蠟燭,然后吹滅,看到燭芯產(chǎn)生一縷白煙,用火柴點燃白煙,蠟燭重新被引燃.
實驗三:將組細均勻的木條水平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稍加熱后觀察木條燃燒現(xiàn)象.
(1)實驗一中,蠟燭能燃燒片刻的原因是
 

(2)實驗二中,關于白煙的成分,小組同學做出了下列猜想:
A.白煙是水蒸氣   B.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    C.白煙是二氧化碳
對此,他們繼續(xù)做了以下實驗:
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
 
(填序號),但是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說明白煙不是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是為假設
 
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排除假設
 
,理由
 

(3)小組同學在做實驗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nèi)壁被熏黑,你認為他們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4)木條處于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燃燒溫度最高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