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生理學獎。她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化學式C15H22O5),被譽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fā)現(xiàn)。下列有關青蒿素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青蒿素由42個原子構成
B. 青蒿素中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小
C. 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 青蒿素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5∶22∶5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兩支試管中加入少量相同的氫氧化鈣粉末,然后各加入1 mL水,振蕩,再各滴入1~2滴酚酞試液。觀察到____________說明氫氧化鈣________溶于水,其水溶液顯______性。繼續(xù)在一支試管中加水使之溶解,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 mL稀鹽酸,振蕩,觀察到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茶中的單寧酸具有清熱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關于單寧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單寧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B. 單寧酸中含76個碳原子
C. 單寧酸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76:52:46 D. 單寧數(shù)屬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在做酸堿中和反應時,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時什么?
(2)在做乙醇溶于水的實驗中,向乙醇中滴加品紅的作用是什么?
(3)簡述白色點滴板的優(yōu)點(寫2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可以用來判斷集氣瓶里盛有CO2的是( )
A. 集氣瓶正立桌上,瓶中氣體是無色的
B. 往集氣瓶里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試液變成淺紅色
C.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里,火焰熄滅了
D. 往集氣瓶里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硝酸鈉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用做肉類食品的添加劑.亞硝酸鈉呈堿性,容易被誤食,過量食用會中毒,因而用量嚴格限制.亞硝酸鈉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暴露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硝酸鈉,加熱至220℃以上會分解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
(1)亞硝酸鈉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區(qū)分亞硝酸鈉和食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宏觀與微觀之間的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 50mL酒精與5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100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B. 過氧化氫溶液能分解出氧氣,是因為過氧化氫中含有氧氣分子
C. 氦、氖等稀有氣體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是因為它們原子最外層都有8個電子
D. 五月初五,粽葉飄香,你能聞到香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填空。
(1)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2)氫氧化鈉固體俗稱________,常用于制肥皂、洗滌劑等。久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芋艿(俗稱毛艿)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新鮮芋艿在去皮時會出現(xiàn)一種白色的液汁,液汁內含有一種堿性物質—皂角甙,沾上它會奇癢難忍,若在患處涂抹適量廚房中的________(填物質名稱),則通過中和反應從而達到較好的止癢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廚房中的“柴、米、油、鹽、醋”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
(1)新農(nóng)村建設,號召大力興建沼氣池。沼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的化學式是________。
(2)廚房常用料酒來烹飪食品,料酒中含乙醇(C2H5OH),乙醇中的碳、氫元素質量比為________。
(3)廚房用的低鈉鹽中的“鈉”是指_________(填“鈉原子”“金屬鈉”或“鈉元素”)。
(4)打開盛食醋的瓶蓋,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原因是__________ (填分子的一種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