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探究.
【實驗回顧】圖1是實驗室用燃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
(1)紅磷燃燒冒出濃厚的白煙,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磷燃燒消耗氧氣,并且生成固體,使得集氣瓶內的壓強減小,于是燒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氣瓶里,以彌補氧氣的體積從而粗略測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3)燃燒結束后,當集氣瓶冷卻到室溫時才能松開止水夾讀數(shù).                        
【問題提出】磷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shù)低于5.9% 時燃燒就無法繼續(xù)進行,因此通過圖1裝置測得的結果與理論值相差較大.
【實驗改進】根據(jù)鐵生銹的原理,同學們設計出如圖2所示的裝置. 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主要的實驗步驟與過程如下:
(1)用水量法測出集氣瓶的容積約是320mL,然后在量筒里裝入100mL水.
(2)將4g鐵粉、5g碳粉混合均勻,再滴入適量的食鹽溶液,制成耗氧物,裝入布袋.
(3)按圖2連好裝置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室溫,打開止水夾可觀察到水被吸入導管;最終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是39mL,從而測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是19.1%(計算結果精確到0.1%)
【師生交流】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又交流探討了如下問題:
(1)在耗氧過程中,食鹽的作用是加快反應速率.
(2)鐵在空氣中生銹的過程比較復雜,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Fe(OH)2(此生成物的名稱是氫氧化亞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O2+2H2O=2Fe(OH)2
(3)下列是同學們對于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發(fā)表的觀點,其中不正確的是C(填字母).
A、若考慮集氣瓶里耗氧物等的體積,導管里空氣的體積,實驗結果會更準確
B、若將耗氧物均勻散布在集氣瓶內壁上,可以加快實驗進程
C、若證明實驗后的耗氧物中還有鐵,只能用磁鐵吸引
D、在實驗過程中,耗氧物會緩慢放出熱量.

分析 根據(jù)紅磷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以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解答,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使用鐵粉測定氧氣含量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實驗回顧】
(1)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故填:白煙;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磷燃燒消耗氧氣,并且生成固體,使得集氣瓶內的壓強減小,于是燒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氣瓶里,以彌補氧氣的體積從而粗略測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故填:
壓強,氧氣;
(3)需要等到冷卻至室溫才能打開止水夾,故填:冷卻到室溫;
【實驗改進】
(3)耗氧物消耗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壓強變小,故打開止水夾會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導管,最終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是39mL,說明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是:100mL-39mL=61mL,故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frac{61mL}{320mL}×100%$≈19.1%,故填:水被吸入導管,19.1%;
【師生交流】
(1)在耗氧過程中,食鹽加速鐵的銹蝕,從而加速反應,故填:加快反應速率;
(2)Fe(OH)2是氫氧化亞鐵,鐵、氧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故填:氫氧化亞鐵,2Fe+O2+2H2O=2Fe(OH)2
(3)A、若考慮集氣瓶里耗氧物等的體積,導管里空氣的體積,實驗結果會更準確,正確;
B、若將耗氧物均勻散布在集氣瓶內壁上,可以加快實驗進程,正確;
C、若證明實驗后的耗氧物中還有鐵,不一定只用磁鐵吸引,還可以加酸觀察是否產生氣體,錯誤;
D、在實驗過程中,耗氧物會緩慢放出熱量,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氧氣的含量的測定以及實驗裝置的改進,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礦泉水B.純凈的食鹽水
C.食品包裝中的氮氣D.水泥砂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亮在做“鹽酸中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時,滴加鹽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劑,導致無法判斷該中和反應進行的程度,于是他對所得的溶液的酸堿性進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堿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酸性、堿性或中性
【實驗驗證】
(1)用試管取該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若溶液呈紅色,則溶液呈堿性,溶液中使其呈堿性的離子是OH-(填寫微粒符號),為避免堿性溶液污染環(huán)境,小亮對所得溶液進行了如下處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直到不再產生沉淀為止.然后過濾,把濾液倒入蒸發(fā)皿中加熱,得到氯化鈉晶體,該過程涉及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FeCl3+3NaOH═Fe(OH)3↓+3NaCl.
(2)若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為了進一步確定溶液的酸堿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樣,加入碳酸鈉溶液,若觀察到有氣泡冒出,
則所取溶液呈酸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呈中性.
方案二:取樣,加入金屬鋅,若有氣泡產生,則所取溶液呈酸性,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用作燃料
B.在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仍是21%
C.氧氣易溶于水,使水生動物得以生存
D.氧氣能跟所有的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分子可以構成物質,而原子只能構成分子
B.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
D.分子的質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化學概念間存在如圖三種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置換反應與分解反應屬于并列關系B.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C.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包含關系D.溶液與溶質屬于并列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大于t2℃時,三種物質溶解度大小順序為:甲>乙>丙
B.t2℃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D.t1℃時,將50g水加入15g甲物質中,可得到65g甲物質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溶液的微粒構成決定其性質,溶液的宏觀組成是其成分計算的依據(jù).
(1)氯化鈉溶于水后溫度一般將不變,形成的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Na+、Cl-、H2O (填微粒符
號).所以氯化鈉溶于水,溶導電能力顯著增強.
(2)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g,將20g氯化鈉放入50g水中形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6.5%.
(3)在20℃時,欲使150g20%的氯化鈉溶液變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需要加氯化鈉的質量為13.2克(計算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對分子、原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原子能構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C.氣體容易壓縮,是因為氣體分子變小了
D.當品紅溶于水時,品紅分子和水分子沒有變成其它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