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實驗過程:
①選盆栽的銀邊天竺葵放在黑夜處一晝夜.
②如圖再將不透明的紙片用回形針夾在綠色部位,然后移到陽光下,照射3至4小時
③剪下遮光的葉片,去掉不透明的紙.
④將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在放入大燒杯內(nèi)隔水加熱,葉片逐漸由綠色變?yōu)辄S白色.
⑤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干凈,然后放在培養(yǎng)皿里,向葉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洗掉碘液,這時可以看到葉片的變化是AC部分不變藍,B變藍..
(1)步驟①的作用是消耗掉葉片中貯存的淀粉.
(2)步驟④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
(3)本實驗組成了2組對照實驗,分別是分別是A與B、B與C,對照組是B.通過對照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
(4)隔水加熱的好處是酒精易燃、易揮發(fā),直接加熱容易引起燃燒,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fā)生危險..

分析 此題綜合考查綠葉光合作用的實驗設計與操作.實驗設計遵循對照原則、控制單一變量原則;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

解答 解:①暗處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為了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zhuǎn)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②部分遮光:用黑紙把一片葉的部分從正面和背面蓋住,然后移到陽光下,照射3至4小時.是為了作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制造淀粉.
③剪下遮光的葉片,去掉黑紙.
④脫色:將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再放入大燒杯內(nèi)隔水加熱,使葉片逐漸由綠色變?yōu)辄S白色.目的是用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便于觀察.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揮發(fā),直接加熱容易引起燃燒,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fā)生危險.
⑤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干凈.然后放在培養(yǎng)皿里,向葉片滴加碘液.檢測有無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產(chǎn)物,遇碘變藍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洗掉碘液.這時可以看到,AC部分不變藍,B變藍.
(3)加碘液后,發(fā)現(xiàn)A、C兩處均不變藍,原因是:A處沒有葉綠體,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淀粉產(chǎn)生,所以不變藍;C處沒有光照,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淀粉產(chǎn)生,所以不變藍;B處遇碘變藍,證明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淀粉.本實驗有兩組對照實驗:一組是 A和B,其變量是葉綠體,B為對照組,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另一組是B和C,其變量是 光照,B為對照組,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4)隔水加熱 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揮發(fā),直接加熱容易引起燃燒,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fā)生危險.
故答案為:④綠;黃白;⑥AC部分不變藍,B變藍;
(1)消耗掉葉片中貯存的淀粉;
(2)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
(3)2;A;B;B;C;B;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
(4)酒精易燃、易揮發(fā),直接加熱容易引起燃燒,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fā)生危險.

點評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解讀實驗操作圖,從中提取有利于解題的信息,與所學知識建立鏈接,并用所學知識解釋問題,從而得出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動物中,屬于魚類的是( 。
A.鯨魚B.娃娃魚C.章魚D.鯊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先使用低倍物鏡,若想換用高倍物鏡觀察,需轉(zhuǎn)動( 。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09年3月開始,墨西哥、美國等地接連暴發(fā)甲型H1N1流感疫情,截止北京時間56月1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共接到62個國家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410例,死亡115人.我國確診病例58例,大多為輸入性病例.隨著疫情的蔓延,甲型已逐漸深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甲型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嚴重的會導致死亡.甲型可以通過感染者說話、咳嗽或打噴嚏等方式將病毒散播到空氣中,易感者吸入后就會被感染.人群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用場所傳播最快.還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間接傳播,通過手接觸最多,所以要勤洗手.
(1)2009年11月陽信縣教育局要求各學校定時測量體溫,貫徹“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的預防方針,是抓哪一環(huán)節(jié)來切斷傳染病流行的?答:控制傳染源
(2)甲型H1N1病毒在“甲型”的傳染中屬于B(填字母代號),患甲型的人屬于A(填字母代號).
A.傳染源      B.病原體      C.傳播途徑       D.易感人群
(3)據(jù)報道,國外部分人員曾被甲型H1N1病毒感染,但沒有發(fā)。@是由于他們體內(nèi)產(chǎn)生了抗體獲得了對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這種免疫類型屬于特異性免疫.
(4)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做才能有效預防甲型H1N1流感?(至少說出2條)外出戴口罩,不到人群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則( 。
A.II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I是呼吸作用
B.II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氣,I是呼吸作用
C.II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I是光合作用
D.II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氣,I是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某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兩組實驗方案.他們的共同點是:相同的玻璃瓶子兩只,分為甲、乙兩組,分別加入等量的溫開水,每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質(zhì)后,將相同的氣球套在瓶口,放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觀察.
方案一:甲組瓶內(nèi)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組瓶內(nèi)加入與甲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組瓶內(nèi)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組瓶內(nèi)加入與甲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請分析以上兩種方案:
(1)預期甲、乙兩組的實驗現(xiàn)象
方案一:甲中的氣球鼓起來,乙中的氣球無變化
方案二:甲中的氣球鼓起來,乙中的氣球無變化
(2)你認為哪個方案更合理?方案一.
理由是因為此實驗是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現(xiàn)象的,因此變量應該是酵母菌,方案一的變量是酵母菌,方案二的變量是蔗糖.
(3)酵母菌發(fā)酵產(chǎn)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如何證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人在吸氣的時候與下列情況相符合的是( 。
A.膈肌收縮、膈頂下降、胸廓擴大、肺內(nèi)壓變小
B.膈肌收縮、膈頂上升、胸廓縮小、肺內(nèi)壓變大
C.膈肌舒張、膈頂下降、胸廓擴大、肺內(nèi)壓變小
D.膈肌舒張、膈頂上升、胸廓縮小、肺內(nèi)壓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細菌一般是怎樣進行繁殖的( 。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營養(yǎng)生殖D.出芽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jié)構(gòu)層次,表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B.組織→器官→細胞→植物體
C.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D.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