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下列是青少年對健康生活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
A.宣泄自己情緒,適當吸煙對身體無害 B.毒品是世界公害,拒絕吸食
C.月經(jīng)期不必注意衛(wèi)生保健 D.青少年不駕車,酗酒也無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顯示黃豆和牛奶內若干營養(yǎng)成分的重量,而某成年人對此類營養(yǎng)成分的每日需求量也一并列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養(yǎng)分 黃豆內的含量(g/100g) 牛奶內的含量(g/100g) 成年人每日需
(g)
蛋白質 38.00 3.30 80.00
碳水化合物 31.30 4.70 380.0
脂肪 18.00 3.80 80.00
鈣質 0.06 0.12 0.80
(1)若該成年人每日只食用1000g黃豆,表中養(yǎng)分會超過每日需求量的是 .
(2)黃豆、牛奶攝入人體后,其中參與脂肪成分消化的消化液是由哪些消化器官分泌的? .
(3)牛奶被視為嬰兒的理想食品的原因是 .
(4)2004年曾一度被中央電視臺曝光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其營養(yǎng)成分與正常奶粉有什么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有多處報道某些地方所產(chǎn)大米“鎘超標”。你認為這種“問題大米”是下列哪種原因造成的
A. 酸雨 B. 大氣污染 C. 水、土重金屬污染 D. 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既能適應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下列體現(xiàn)生物影響環(huán)境的是( )
A.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 大樹底下好乘涼
C. 駱駝刺的根系非常發(fā)達 D. 青蛙冬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某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了以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編號 | 1 | 2 | 3 |
饅頭碎屑或塊 | 碎屑適量 | 碎屑適量 | 饅頭塊適量 |
唾液有無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攪拌 | 充分攪拌 | 充分攪拌 | 不攪拌 |
保溫 | 37℃水浴保溫10分鐘 | ||
加入碘液 | 2滴 |
(1)本實驗共設計了 組對照實驗。
(2)37℃水浴保溫10分鐘的目的是 。
(3)實驗結果是 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 。
(4)實驗結論:饅頭變甜與 都有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兩套實驗方案:
方案一:將同一樹的部分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接種細菌,乙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方案二:取兩種樹的等量落葉,分別標為丙組和丁組,將兩組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丙組接種細菌,丁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中,兩組在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假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實驗變量是 ________,你認為實驗的對照組是____________。
(3)比較以上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較科學的是實驗方案____,原因是該方案符合____________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驚中外。如今已過去8年,回想當年,我國軍民上
下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在地震發(fā)生的第一時間內,國家立即派出救災人員趕
赴救災前線,救出大量受災人員。為防災區(qū)瘟疫流行,防疫人員及時清理污物,并對周
圍環(huán)境、水源進行大面積消毒,消滅蚊蠅,對死亡的家禽家畜焚燒或深埋,由于措施及
時得當,實現(xiàn)了大災之后無疫情,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健康。
⑴ 在救災人員進入災區(qū)之前,衛(wèi)生防疫人員為隊員們注射了破傷風疫苗等,以防外傷
對救災人員造成二次傷害,請問注入的疫苗屬于 (填“抗原”或“抗體”),
發(fā)生的免疫反應屬于 免疫。(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
⑵ 在救災時,一名救災人員不幸被掉落的石塊砸傷,傷口處鮮紅色的血液噴涌而出,
經(jīng)判斷是 出血,應立即在 止血。(填“近心端”或“遠心端”)
⑶ 對震區(qū)進行大面積消毒,消滅蚊蠅,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做了觀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實驗,請你幫他回答問題:
試管 加入物質 控制條件 檢驗方法
1號 饅頭碎屑+2mL唾液 37℃水溶10分鐘 加兩滴碘液
2號 饅頭碎屑+2mL清水 37℃水溶10分鐘 加兩滴碘液
(1)該實驗的實驗試管和對照試管分別是 試管.
(2)1號、2號試管經(jīng)過充分振蕩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分別是 .
(3)發(fā)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分別是:1號 ,2號 .
(4)本實驗用37℃水溶,是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
②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形成 ,變量是 。
③放在光下照射幾小時后,取下葉片,去掉黑紙片。把葉片放在盛有 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由綠色變?yōu)辄S白色。
④滴加碘液,發(fā)現(xiàn)見光部分變成藍色,說明綠葉在光下產(chǎn)生的有機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