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陸從A地出發(fā),騎自行車沿同一條路行駛到B地.小陸因為有事,在A地停留0.5小時后出發(fā),1小時后他們相遇,兩人約定,誰先到B地就在原地等待.他們離出發(fā)地的距離S(單位:km)和行駛時間t(單位:h)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
(1)說明圖中線段MN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2)求出小李和小陸在途中相遇時他們離出發(fā)地的距離;
(3)若小陸到達B地后,立即按原速沿原路返回A地,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再次與小李相遇?
(4)小李出發(fā)多少小時后,兩人相距1km?(直接寫出答案)
考點: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
專題:
分析:(1)通過觀察圖象可得到線段MN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2)根據速度一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即可求解;
(3)求得2h后小李和小陸的距離,以及他們兩人的速度,再根據路程和÷速度和=時間,列式計算即可求解;
(4)分四種情況:第一種:小李出發(fā)而小陸未出發(fā);第二種:小李停留時小陸出發(fā);第三種:兩人相遇之后且小陸未到達B地,;第四種:小陸到達B地而小李未到達;討論即可求解.
解答:解:(1)線段MN說明小李在行駛過程中停留0.5小時.
(2)20÷(1.5÷0.5)=
20
3
km.
(3)(20-
20
3
)÷(1.5÷1)
=
40
3
÷1.5
=
80
9
km,
20-
20
3
-
80
9
=
40
9
km,
40
9
÷[
20
3
÷0.5+(20-
20
3
)÷1.5]
=
40
9
÷[
40
3
+
80
9
]
=
40
9
÷
200
9

=0.2小時.
故還需要0.2小時時間才能再次與小李相遇.
(4)第一種:小李出發(fā)而小陸未出發(fā),
3
40
小時后,兩人相距1km;
第二種:小李停留時小陸出發(fā),
37
40
小時后,兩人相距1km;
第三種:兩人相遇之后且小陸未到達B地,
49
40
小時后,兩人相距1km;
第四種:小陸到達B地而小李未到達,
49
40
小時后,兩人相距1km.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的運用,學會看函數(shù)圖象,理解函數(shù)圖象所反映的實際意義,從函數(shù)圖象中獲取信息,并且解決有關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某會議廳主席臺上方有一個長14.08m的長條形會議橫標框,鋪紅色襯底.開會前將會議名稱用白色厚紙或不干膠紙刻出來貼于其上.但會議名稱不同,字數(shù)一般每次都可能不同,為了制作及貼字時方便美觀,會議廳工作人員對有關數(shù)據作了如下規(guī)定:邊空:字寬:字距=9:6:2,如圖所示,根據這個規(guī)定,會議名稱的字數(shù)為20時,邊空的長度為(  )米.
A、0.16B、0.48
C、0.72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
2
x

(1)畫出該函數(shù)的大致圖象.
(2)這個函數(shù)的大致圖象位于哪些象限?函數(shù)值y隨自變量x的增大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元二次方程2x(kx-4)-x2+6=0有實根,k的最大整數(sh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OB平分∠AOC.且∠2:∠3:∠4=3:5:4,則∠2=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BC的頂點O(0,0),B(-6,0),且∠OCB=90°,OC=BC,則點C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是( 。
A、(3,3)
B、(-3,3)
C、(-3,-3)
D、(
18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數(shù)學老師布置10道選擇題作為課堂練習,學習委員將全班同學的答題情況繪制成如下條形統(tǒng)計圖,根據統(tǒng)計圖可知,答對8道題的同學的頻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兩地相距4千米,上午8:00,甲從A地出發(fā)到B地,8:20乙從B地出發(fā)騎自行車到A地,甲,乙兩人離A地的距離(千米)與甲所用的時間(分)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中的信息可知,乙的速度為(單位:千米/小時)( 。
A、4B、6C、8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EF,若△ABC與△DEF的相似比為3:5,則△ABC與△DEF的面積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