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shù) | 動力F1/N | 動力臂L1/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m |
1 | 2.0 | 0.04 | 4.0 | 0.02 |
2 | 1.0 | 0.02 | 0.5 | 0.01 |
3 | 2.5 | 0.03 | 1.5 | 0.05 |
分析 (1)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力與杠桿垂直,力臂的長度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來;
(2)將表格中的已知數(shù)據(jù)代入F1L1=F2L2中進(jìn)行計算即可得到答案;
(3)任何實驗,都要多做幾次,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
(4)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
(5)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求出在B點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拉力的方向是傾斜的,力的方向與杠桿不垂直,力臂不能從杠桿上讀出,此時力臂變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
解答 解:(1)力臂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dāng)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biāo)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因為表格中第2次實驗F1L1=1×0.02=0.02,而F2L2=0.5×0.01=0.005,所以F1L1≠F2L2.故第2次實驗數(shù)據(jù)有誤.
(3)實驗時用同樣的方法做三次,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并進(jìn)行分析,得到的普遍規(guī)律說服性強.
(4)“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實驗過程中沒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方向.故A、C、D錯誤,B正確.
(5)設(shè)杠桿一個小格代表L,
根據(jù)杠杠的平衡條件可知,4×0.5N×4L=F×8L,
解得F=1N;
彈簧測力計在B處豎直向上拉時,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上與杠桿垂直,動力臂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當(dāng)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拉力的方向不再與杠桿垂直,動力臂變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動力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
故答案為:(1)水平;力臂的長度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來;(2)2;F1L1=F2L2;(3)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規(guī)律;(4)B;(5)1;變大.
點評 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于杠桿平衡條件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考查重點實驗.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開關(guān)閉合后,V2的示數(shù)大于V1的示數(shù) | |
B. | 開關(guān)閉合后,V1的示數(shù)等于電源電壓 | |
C. | 開關(guān)閉合后,V2的示數(shù)等于V1的示數(shù) | |
D. | 開關(guān)閉合后,V1的示數(shù)減V2的示數(shù)等于L2兩端電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明信片被彈飛時,雞蛋沒有隨明信片一起飛出去是由于雞蛋具有慣性 | |
B. | 明信片被彈飛,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 |
C. | 明信片被彈飛前,雞蛋對明信片的壓力和明信片對雞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 |
D. | 明信片被彈飛后,雞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次數(shù) | 1 | 2 | 3 | 4 | 5 |
速度/(km/h) | 40 | 60 | 80 | 100 | 120 |
制動距離/m | 8 | 18 | 50 | 7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