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把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逐漸變。划斦謨(nèi)空氣接近真空時,雖然還能聽到極微弱的聲音,但可通過推理知道真空不能傳聲,這種研究方法是( 。
A.控制變量法B.等效替代法C.理想推理法D.微小量放大法

分析 實驗中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但可以通過鈴聲的變化趨勢,推測出真空時的情況,這種方法稱為理想推理法或科學推理法.

解答 解:由實驗現(xiàn)象可知,把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逐漸變小;當罩內(nèi)空氣接近真空時,雖然還能聽到極微弱的聲音,但可通過推理知道真空不能傳聲.由于實驗中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最終的結(jié)果是通過推理得出的,所以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理想推理法或科學推理法.
故選C.

點評 解決此類物理學方法問題,首先要對各種物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結(jié)合實驗的實際做出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張同學在做“制作、研究電磁鐵”的實驗中,猜想: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應(yīng)該與電流大小有關(guān),還與線圈的匝數(shù)有關(guān).為此他用鐵釘和漆包線繞制成匝數(shù)不同的甲、乙兩個電磁鐵,并找來了相關(guān)的實驗器材,如圖所示.請你將圖中器材連成一個電路,使該電路既能用來做探究磁性強弱與匝數(shù)多少有關(guān),又能用來探究與電流大小有關(guān)的實驗.
(1)在這個實驗中小鐵釘所起的作用是通過電磁鐵吸引小鐵釘?shù)臄?shù)目多少顯示磁性的強弱.
(2)六次實驗中電磁鐵吸引小鐵釘?shù)臄?shù)目記錄如表,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跟電流大小關(guān)系時,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來實現(xiàn).
電流/A0.81.21.5
50匝5810
100匝71114
(3)當線圈的匝數(shù)和電流大小都相同的時候,電磁鐵的磁性還會和什么有關(guān)?你的猜想是: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中是否有鐵芯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水塔中水面距地面高H=50m,水龍頭距地面高h=10m,水龍頭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市政府準備在某廣場建一座雕塑,雕塑的質(zhì)量是6.0×104kg,底面設(shè)計成長2m,寬1.4m的矩形.求:
(1)這座雕塑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雕塑對水平底座的壓強是多大?
(3)雕塑的基腳為什么做得較寬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將重為8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拉力做功200J(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
(1)此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多大?
(2)如用該動滑輪提升重180N的重物,拉力做了1800J的功,則重物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目前人們已研發(fā)出硬度相當于鋼鐵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型號汽車使用的是質(zhì)量高達237kg的鋼質(zhì)外殼,若替換成等體積的聚丙烯塑料材質(zhì),除增強車殼強度之外,還可大大減少質(zhì)量.已知鋼的密度ρ=7.9×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1.1×103kg/m3.求:若采用聚丙烯塑料材質(zhì),則該車的質(zhì)量減少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等高的銅、鋁兩個圓柱體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已知銅圓柱體的底面積是鋁圓柱體的兩倍,銅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強為p,鋁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強為p,則(  )
A.p>pB.p=pC.p<p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莉想研究“在并聯(lián)電路中,開關(guān)的位置是否會影響它的控制作用”,于是她找來了器材并按如圖所示電路連接實物進行實驗.
(1)把開關(guān)連在干路的a處,閉合、斷開開關(guān)時,發(fā)現(xiàn)它可以控制L1、L2;
(2)把開關(guān)連在一條支路b處,閉合、斷開開關(guān),發(fā)現(xiàn)它可以控制L1
(3)把開關(guān)再連接在另一條支路c處,閉合、斷開開關(guān),發(fā)現(xiàn)它可以控制L2;
(4)通過以上實驗分析得出結(jié)論: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上的開關(guān)控制所有的用電器;支路上的開關(guān)控制本支路的用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上,再將兩段等長的蠟燭A、B一前一后豎直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觀察,并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A在玻璃板內(nèi)的像重合,蠟燭B好像被點燃了,在此實驗中:
(1)小明選用玻璃板而不選用平面鏡,是因為這樣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到鏡面距離的關(guān)系;
(3)若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4)在玻璃板的同一側(cè),若小明同學通過玻璃板看到了蠟燭的兩個像,形成兩個像的原因是玻璃的兩個表面同時反射,每個表面成一個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