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實驗小組進行Cu和Fe2(SO4)3溶液的實驗。實驗探究過程如下:
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與現象: ⅰ.加入Cu粉后充分振蕩,靜置,溶液變成淺藍綠色;
ⅱ.取少量ⅰ中清液于試管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立即出現白色沉淀,溶液局部變?yōu)榧t色,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
查閱資料:
Ⅰ.Cu2+可與SCN-反應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 (SCN)2的性質與Cl2相似。
Ⅱ.CuSCN能與稀硝酸反應:CuSCN+HNO3→CuSO4+N2↑+CO2+H2O(未配平)。
回答下列問題:
(1)Cu和Fe2(SO4)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2)根據表中實驗現象推斷白色沉淀為___________。為驗證該白色沉淀,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試管中,加入___,若____即可證明(補充所加試劑及實驗現象)。
(3)試解釋ⅱ中溶液局部變?yōu)榧t色的原因是______。
(4)根據ⅱ中實驗現象可推知SCN-更易與_______結合(填“Fe3+”或“Cu+”)
【答案】Cu+2Fe3+=Cu2++2Fe2+ )CuSCN 少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溶解,溶液變藍,有氣泡生成 Fe2+被(SCN)2氧化為Fe3+,Fe3+遇SCN-變紅色或2Fe2++(SCN)2+4SCN-=2Fe(SCN)3 Cu+
【解析】
Cu和Fe2(SO4)3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取少量ⅰ中清液于試管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立即出現白色沉淀CuSCN,Fe2+被(SCN)2氧化為Fe3+,Fe3+遇SCN-變紅色或2Fe2++(SCN)2+4SCN-=2Fe(SCN)3,溶液局部變?yōu)榧t色,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據此分析。
(1)Cu和Fe2(SO4)3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Fe3+=Cu2++2Fe2+;
(2) Cu2+可與SCN-反應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根據表中實驗現象推斷白色沉淀為CuSCN;為驗證該白色沉淀,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稀硝酸,若白色沉淀溶解,溶液變藍,有氣泡生成,說明發(fā)生反應:CuSCN+HNO3→CuSO4+N2↑+CO2+H2O(未配平),即可證明;
(3) 取少量ⅰ中清液于試管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立即出現白色沉淀CuSCN,Fe2+被(SCN)2氧化為Fe3+,Fe3+遇SCN-變紅色或2Fe2++(SCN)2+4SCN-=2Fe(SCN)3,溶液局部變?yōu)榧t色,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
(4)根據ⅱ中實驗現象立即出現白色沉淀CuSCN,可推知SCN-更易與Cu+結合。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4消毒液”因1984年北京某醫(yī)院研制使用而得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其有效成分是NaClO。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實驗室制備NaClO溶液,并進行性質探究和成分測定
(1)該學習小組按上圖裝置進行實驗(部分夾持裝置省去),反應一段時間后,分別取B、C瓶中的溶液進行實驗,實驗現象如下表。
已知:1.飽和NaClO溶液pH為11;
2.25°C時,弱酸電離常數為:H2CO3:K1=4.4×10-7,K2=4.7×10-11;HClO:K=3×10-8
B瓶 | C瓶 | |
實驗1:取樣,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 變紅,不褪色 | 變藍,不褪色 |
實驗2:測定溶液的pH | 3 | 12 |
回答下列問題:
①儀器a的名稱_____,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實驗1中B瓶溶液中產生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若將C瓶溶液換成 NaHCO3溶液,按上述操作步驟進行實驗,C瓶現象為:實驗1中紫色石蕊試液立即褪色;實驗2中溶液的pH=7。結合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紫色石蕊試液立即褪色的原因______。
(2)測定C瓶溶液中NaClO含量(單位:g/L)的實驗步驟如下:
Ⅰ.取C瓶溶液20ml于錐形瓶中,加入硫酸酸化,加入過量KI溶液,蓋緊瓶塞并在暗處充分反應。
Ⅱ.用0.1000mol/L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錐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劑顯示終點后,重復操作2~3次,Na2S2O3溶液的平均用量為24.00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步驟Ⅰ的C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②步驟Ⅱ通常選用___作指示劑,滴定至終點的現象______。
③C瓶溶液中NaClO含量為_____g/L(保留2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M、N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已知X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Z的最高化合價與最低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單質的氧化性:X>M
B.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M>N
C.X與Y簡單離子半徑:r(X離子)<r(Y離子)
D.化合物ZX2與ZN4含有相同類型的化學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鉻元素(Cr)的化合物存在下列轉化關系: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反應①表明Cr2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B.反應②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C.反應③發(fā)生的反應為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D.反應①②③中鉻元素的化合價均發(fā)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兩份相同的H2SO4溶液中,分別滴人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Ba(OH)2、NaOH溶液,其導電能力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代表滴加Ba(OH)2溶液的變化曲線B.ab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H+=H2O
C.b、d兩點對應的溶液均顯中性D.c點對應的兩溶液中含有相等量的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中化學資源的綜合開發(fā)利用,已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Br2和Mg等兩種單質都可以從海水中提取,如圖為提取它們的主要步驟:
請回答:
Ⅰ.從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產量的三分之一,主要方法就是上述流程中的空氣吹出法。
(1)制取Br2時第一次通入Cl2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2)吸收塔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工業(yè)生產1mol Br2,理論上需要Cl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 。
(3)取10L海水經過提純濃縮,向吸收塔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0.100mol/L AgNO3溶液8.0mL恰好完全反應,則海水中含溴的含量為______ mg/L(不考慮提純過程中溴的損失)。
Ⅱ.鎂及其合金是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而目前世界上60%的鎂就是從海水中按上述流程提取的。
(1)上述流程中為了使MgSO4完全轉化為Mg(OH)2,試劑①可以選用__________ (寫化學式)。
(2)步驟①包括加熱、蒸發(fā)、冷卻、結晶、____________。
(3)通電時無水MgCl2在熔融狀態(tài)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發(fā)生催化分解,不同時刻測得生成O2的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如下表。忽略溶液體積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t/min | 0 | 2 | 4 | 6 | 8 | 10 |
V(O2)/mL | 0.0 | 9.6 | 16.8 | 22.4 | 26.5 | 29.9 |
A.該反應可用MnO2、FeCl3溶液作為催化劑
B.0~4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2)=3.75×10-2mol/(L·min)
C.0~10 min,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逐漸加快
D.反應到6 min時,H2O2分解了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溫下,超氧化鉀晶體(KO2)呈立方體結構。如圖為超氧化鉀晶體的一個晶胞。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KO2中只存在離子鍵
B. 晶體中與每個K+距離最近的O2-有6個
C. 晶體中,所有原子之間都以離子鍵相結合
D. 超氧化鉀的化學式為KO2,每個晶胞含有1個K+和1個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廢鐵屑(主要成分為Fe,還含有C,S,P等)制取高效凈水劑K2FeO4流程如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廢鐵屑在酸溶前可用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
B. 步驟②是將Fe2+轉化為Fe(OH)3
C. 步驟③中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OH)3+3ClO-==2FeO42-+3Cl-+4H++H2O
D. 步驟④中反應能發(fā)生的原因是在相同條件下,K2FeO4的溶解度小于Na2Fe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